蕭美琴視察中山大學水下科技 肯定潛艦與無人載具研發成果

電機系王朝欽教授(着藍衣者)向副總統蕭美琴介紹智慧無人船。(中山大學提供)

副總統蕭美琴22日南下高雄,前往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視察水下載具與智慧操控平臺研發成果,現場展示包括我國首艘科研潛艇原型機、智慧無人船及AI應用平臺,展現臺灣自主海洋科技的實力與突破,引起副總統高度肯定。

中山大學近年因應國科會政策,積極佈局「海洋內太空」探索,攜手國研院海洋中心、臺船、中信造船與國防大學等單位,共同打造2人座科研潛艇,歷經10餘次實海域測試,已邁向第二2代透明半罩潛艇升級,同時建置具耐壓測試功能的深海模擬艙,成爲國內學界重要的海試試煉場。

2021年成立的「智慧操控水下載具平臺技術研發學研中心」,整合多所學校資源,推動聲納、導航、AI辨識、水下通訊、水下充電與載具羣控等技術,成功研製多款具應用價值的無人載具與感測系統。

蕭美琴參觀水面自主無人船、水下自主無人載具與感測器聯網系統等成果後表示,這些技術未來不僅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漁業與海洋探勘,更具備發展國防用途的潛力,對臺灣海域安全與科技韌性具有深遠意義。

她表示國家關注水下科技的國防應用,這次見到中山團隊從無到有、自主研發水下載具,深感佩服,並強調如何透過技術引進與能力累積,強化自我實力與臺海安全,正是她與賴清德總統關心的重要課題。

中山大學強調,未來將持續深化核心技術研發,推進影音辨識、資安通訊、音源定位、羣控救援與慣性導航等領域,擴大成果應用至船艦、養殖、漁業、探勘與防衛產業,打造自主科技體系,落實海洋立國,邁向智慧海洋永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