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觀光與生態並行 擬封路護蟹 打造美人洞生態廊道

屏東小琉球今年上半年旅遊人數達51萬餘人次,是屏東縣熱門旅遊景點。(本報資料照片/羅琦文屏東傳真)

觀光署統計,屏東縣1到6月旅遊景點人數,小琉球達51萬6030人次,排名第5。大鵬灣風景區管理處今(3)日表示,對於小琉球日益增加的旅遊人潮,將強化守護生態,除了規畫封路護陸蟹,亦將覆育螢火蟲生態,將美人洞規畫爲「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讓生態旅遊永續。

屏東小琉球今年上半年旅遊人數達51萬餘人次,是屏東縣熱門旅遊景點。(民衆吳小姐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小琉球生態豐富,水域活動發達,今年上半年旅遊人數達51萬餘人次。(民衆吳小姐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觀光署統計資料,屏東縣1到6月旅遊景點人數,第1到第10名分別爲,勝利星村299萬7268人次、車城福安宮224萬3992人次、屏東縣民公園188萬2145人次、大鵬灣遊憩區87萬4557人次、小琉球51萬6030人次、六堆客家文化園區39萬1953人次、潮州鐵道園區34萬4750人次、海生館33萬7940人次、看海美術館30萬5974人次、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24萬1722人次。

封閉型的海島小琉球出現旅遊人潮,也帶來生態壓力的疑慮。鵬管處表示,小琉球是珍貴的生態景點,鵬管處攜手相關單位推動小琉球永續發展,包括加強水域遊憩管理與智慧監測、設置系錨點及陸蟹廊道封路守護生態,並倡導責任旅遊與環保教育,平衡觀光與環境保護。

小琉球屬熱帶珊瑚礁島,陸蟹爲最具代表性的陸域動物,全島各處皆能見到陸蟹棲息,鵬管處首先在美人洞封路護蟹,進一步將規畫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鵬管處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鵬管處琉球管理站主任陳榮豐表示,鵬管處從過去管理者的角度,現在成爲生態守護者,與當地環保志工及各相關單位合作。例如封路護蟹,小琉球屬熱帶珊瑚礁島,陸蟹爲最具代表性的陸域動物,全島各處皆能見到陸蟹棲息,每年5月至9月爲小琉球陸蟹的主要繁殖季節。由於住在內陸的各種陸蟹的抱卵母蟹需橫越海岸環島公路進行降海釋幼,導致其面臨當地觀光旺季車輛的路殺威脅。多年來發生大量陸蟹路殺,族羣遭受威脅,也造成交通安全疑慮。

陳榮豐指出,2024年6月至10月調查結果顯示,小琉球全島陸蟹路殺數量高達2199只,其中更包含保育類野生動物椰子蟹。2025年4月27日至8月3日期間,小琉球海岸生態協會執行海保署海洋在地守護計劃,已紀錄到1990只陸蟹遭路殺,顯示小琉球陸蟹面臨極嚴重的路殺威脅。

小琉球屬熱帶珊瑚礁島,陸蟹爲最具代表性的陸域動物,全島各處皆能見到陸蟹棲息,鵬管處首先在美人洞封路護蟹,進一步將規畫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鵬管處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陳榮豐說,小琉球的陸蟹以紫地蟹爲主,2024年路殺1679只,佔76.3%、2025年已紀錄路殺1489只,佔87.4%,其中環島公路的美人洞路段爲紫地蟹的重要路殺熱區。因此初步規畫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每日晚間7時至10時陸蟹釋幼期間,美人路與民族路口端至美人洞第二售票口端,採雙向封閉管制,並另以民族路及相埔路爲替代道路。

陳榮豐表示,封路期間可由業者規畫陸蟹夜間導覽活動,兼顧觀光永續旅遊與生態保育效益。增加陸域分流遊客效益,亦能減少夜間機車使用頻率及時間,達到節能減碳效果,估計每年可保護約3億顆蟹卵順利釋入海中,促進潮間帶生態多樣性。

陳榮豐指出,封路護蟹是保護生態的第一步,未來規畫美人洞景點將設置成「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這裡不僅有陸蟹,還有竹節蟲,以及相當珍貴的臺灣窗螢,由於種種人爲因素,臺灣窗螢已經減少很多,近期內將與專家共同研議,如何將棲地恢復,讓螢火蟲恢復到民國90年代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