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增加導致毛利上升 上緯新材第3季淨利潤年增50%

上緯新材料上海廠。圖/取自上緯新材料官網

上緯新材30日發佈2025年第3季財報,受到銷量增加導致毛利上升影響,淨利潤人民幣3,064.7萬元(新臺幣1.2億元),年增49.6%;營收人民幣4.9億元,年增23.7%。

累計前三季營收人民幣12.79億元,年增16.6%;淨利潤人民幣6,054.7萬元,年減6.9%。

科創板日報報導,上緯新材29日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會,這也是智元機器人及相關主體正式入主公司後的首次投資者溝通會。

其中「智元能否跨界管好新材料業務」的問題首先被拋出,還有投資者詢問,「智元入主後管理團隊是否具備新材料領域管理能力?」上緯新材總經理汪大衛迴應,新控股股東充分尊重公司現有管理團隊的能力和經驗;管理成員均爲業務相關領域專家,將共同推進公司發展。

天使投資人、人工智慧專家郭濤分析,這一表述暗示上緯新材現有業務營運或不會因控制權變更出現大幅調整,智元更多扮演「資源整合者」角色,某種程度上打消了市場對「外行領導內行」的擔憂。

關於新董事會改選的具體時間與成員名單,成爲另一個焦點。汪大衛以「後續安排請關注公司公告」迴應,並未透露更多細節。

郭濤認爲,這符合控制權變更後的常規流程,董事會改選或待股權過戶完成後推進,且新董事可能引入智元方面的產業專家,爲業務協同鋪路。

作爲股價暴漲的核心邏輯,「上緯新材與智元機器人的產業協同」是投資者追問的重要問題之一。公司董事長蔡朝陽兩次強調:「公司既有的材料領域將秉承碳中和、創新新材料的理念,持續推動輕量化及產業永續。」汪大衛則補充稱,將以收購爲契機,積極開拓市場。

郭濤分析,上緯新材管理層雖未披露二者的具體協同應用場景,但結合上緯新材業務屬性可推測,輕量化、環保新材料或適配人形機器人結構件、外殼等部件。與此同時,智元機器人手握中移杭州人民幣1.24億元人形機器人訂單,若上緯新材成功切入供應鏈,不排除可以獲得增量訂單的可能。

至於「老團隊剩餘20%股份是否放棄表決權?減持時表決權如何處理?」蔡朝陽未明確表決權與持股期限,但表示「不損害利益」。蔡朝陽迴應,相關事項需要符合監管法規規定,不會損及廣大投資者及中小股東利益。

對於「老團隊如何保證對賭協議利潤承諾」,汪大衛僅表示,新材料業務經營正常,但其並未提及具體保障措施。這也爲後續,智元入主後原有對賭協議能否正常履約,或作出調整等,埋下懸念。

郭濤認爲,長期來看,若協同落地,上緯新材將從傳統新材料企業向「機器人+新材料」科技企業轉型,估值邏輯將重構。

業績會召開當日盤後,智元機器人入主上緯新材,迎來最新進展。上緯新材29日晚間公告稱,上海智元恆嶽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智元恆嶽」)要約收購公司股份期限屆滿。

本次要約收購期限內,預受要約的股東帳戶總數爲22戶,預受要約股份總數爲1.36億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33.63%,要約收購價格爲每股人民幣7.78元。收購人智元恆嶽將按照要約收購約定的條件購買上述股份,過戶手續根據相關規定辦理。

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智元恆嶽持有公司58.62%股份,智元恆嶽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公司63.62%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