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再跌14%,股價卻反漲5%!特斯拉最壞時刻可能已過?
7月2日消息,美國時間週三,特斯拉發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汽車產量和交付數據。
報告顯示,特斯拉在第二季度的總產量爲410,244輛,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產量合計爲396,835輛,其他車型的產量爲13,409輛。總交付量爲384,122輛,同比下降14%,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合計爲373,728輛,不及分析師預期的387,000輛。
與之相比,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產量爲410,831輛,交付量爲443,956輛。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同比下降13%,爲336,681輛。
特斯拉公佈第二季度的生產和交付數據後,多家國外主流媒體紛紛發表評論。分析認爲,特斯拉過於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加之其首席執行官高調參政,這些或許是導致公司銷量持續下滑的原因之一。
不過特斯拉股價週三卻逆市上漲近5%,原因在於交付數據好於部分分析師的預期。
《華爾街日報》:銷量再跌!特斯拉靠自動駕駛和Cybercab難挽頹勢
特斯拉的交付量在第二季度再次出現下降,這標誌着,在向自動駕駛汽車轉型的過程中,該公司的銷量頹勢依然沒有得到遏制。
爲了扭轉這一趨勢,特斯拉麪臨着巨大的挑戰。分析師普遍認爲,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消費者對品牌的反感以及對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負面情緒,特別是他在削減政府開支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引發了爭議。馬斯克在5月底辭去了聯邦職務,試圖減少外界對其政治角色的關注。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馬斯克政治立場對品牌形象造成的壓力,特斯拉不得不通過不斷更新車型和提供低成本融資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針對華爾街對於銷量下降和利潤壓縮的擔憂,特斯拉高管迴應稱,公司對自動駕駛軟件“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和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投資,未來有望爲公司帶來巨大增長。
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特斯拉仍然需要持續銷售汽車,因爲汽車銷售是其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方面投資的資金來源。
馬斯克預測,到2026年底,美國道路上將有數十萬輛完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汽車,其中許多將屬於私人車主。他設想,車主可以像Uber或Airbnb一樣,將自己的車出租給其他乘客,加入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
CNBC:交付數據好於預期,股價上漲,但背後隱藏的挑戰不容忽視
儘管特斯拉在第二季度的汽車交付量再次出現下滑,但其股價卻逆市上漲近5%,原因在於交付數據好於部分分析師的預期。
Patreon上的獨立研究員Troy Teslike預測,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爲35.6萬輛,而預測市場Kalshi的交易員則預計交付量大約爲36.4萬輛。
深水資產管理公司合夥人基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指出,特斯拉的官方數據相比分析師預期高出約4%。他此前曾預測,第二季度的下降將是特斯拉的“低點”。
然而,特斯拉正面臨來自競爭對手的巨大壓力,尤其是來自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競爭。這些廠商推出了更具競爭力的車型,價格更加親民。在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曾將部分交付量下滑歸因於客戶爲等待更新版的Model Y SUV上市而推遲訂單,該車型於3月開始交付,一度導致了銷量的暫時下降。
此外,馬斯克還面臨着來自政治方面的挑戰,一連串的抗議活動損害了公司聲譽,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銷量。尤其是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關係的惡化,這可能對特斯拉及其旗下的公司帶來負面影響。
據能源創新智庫稱,特朗普政府支持的一項萬億美元稅收和支出法案,可能會對特斯拉的太陽能和電池業務造成不利影響,並且預計到2035年,每年將減少約10萬輛電動車的銷量。
《紐約時報》:工廠產能閒置嚴重,利用率僅62%
由於特斯拉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而非推出新車型來吸引消費者,導致其全球汽車銷量在第二季度出現大幅下滑,延續了去年以來的下降趨勢。
特斯拉的產品線較爲單一且逐漸老化,難以抵擋來自新興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如比亞迪)以及老牌西方車企(如通用、大衆和寶馬)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
銷量數據顯示,特斯拉的工廠產能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這進一步壓縮了其利潤空間。根據公司數據,特斯拉在加州、得州、中國和德國的工廠年生產能力爲235萬輛,季度產能則爲59萬輛。然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僅生產了36.26萬輛汽車,意味着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僅爲62%左右。
特斯拉在週三表示,第二季度的生產量有所增加,暗示其工廠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0%。但負責生產Cybertruck皮卡、Model S豪華轎車和Model X SUV的生產線似乎仍遠未滿負荷運行。
汽車製造商通常會面臨一些固定成本,比如設備維護費、稅費、貸款利息和能源成本。因此,當工廠產能閒置時,往往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潤,甚至可能出現虧損。
對特斯拉來說,未能充分利用生產能力可能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由於其生產高度自動化,依賴昂貴的設備,這些設備不僅需要定期維護,而且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貶值。
“你不能解僱機器,”德國汽車研究中心的費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表示:“即便機器閒置,維護費也一分不能少。”
路透社:下半年有望反彈?
在連續第二個季度銷量下滑後,特斯拉或將又一次面臨全年銷量萎縮的局面。馬斯克的政治立場以及老舊車型的拖累,導致部分消費者對特斯拉望而卻步。
爲了避免今年再次出現銷量下降,特斯拉需要在通常是銷售旺季的下半年交付超過100萬輛汽車。然而,一些分析師認爲,鑑於關稅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以及特朗普政府稅收法案可能取消關鍵電動汽車補貼等威脅,實現這一目標可能會異常困難。
儘管特斯拉通過低成本融資等手段刺激需求,但其低價車型尚未問世,而中國競爭對手推出的豪華且功能豐富的電動汽車已吸引了衆多買家。
此外,馬斯克與特朗普圍繞稅收法案的爭執也讓投資者感到擔憂,因爲這一爭端可能會進一步疏遠更多潛在買家,尤其是在馬斯克的右派政治立場已經導致歐洲和美國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這同樣加大了對特斯拉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的監管審查壓力,而該項目正是支撐其接近萬億美元估值的核心支柱之一。
儘管整體銷量依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數據顯示,銷量下滑的速度顯著放緩,這可能意味着銷量下滑已接近探底,且下半年有望實現反彈。
特斯拉在6月結束了連續八個月的中國銷量下滑,這表明其更新版Model Y跨界SUV,儘管面臨來自比亞迪等更具競爭力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激烈競爭,仍然對部分消費者具有吸引力。
一些分析師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優質可靠品牌形象幫助其站穩了腳跟,尤其是在中國消費者對本土汽車製造商轉售“零公里二手車”的做法心存疑慮的背景下。(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