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K播早報|OpenAI斥資65億美元收購人工智能公司IO 上海算力交易平臺正式啓動

《科創板日報》5月22日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我國牽頭制定的首項預測性維護國際標準正式發佈;百度第一季度營收324.52億,同比增3%。

《科創板日報》主播小K爲您播報。

【市場動態】

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 持續拓展場景應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培育前沿數字消費。推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深化應用。舉辦人工智能領域高規格展、會、賽等活動,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持續拓展場景應用。推動超高清視聽高端芯片、超高清顯示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轉化,落實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方案,深入開展具身智能場景對接和高質量孵化器建設等,持續探索前沿技術在消費領域的應用。

OpenAI以65億美元從蘋果前高管手中收購人工智能公司IO

OpenAI 正以近65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由喬納森·艾維(Jony Ive)聯合創立的初創公司 io,藉此獲得一個專門開發人工智能驅動設備的部門,並確保艾維及其他前蘋果設計師爲其提供服務。此次收購將爲OpenAI帶來約55名硬件工程師、軟件開發人員和製造專家,他們將打造一系列設備,首款設備預計於2026年面世。

中國算力平臺(上海)暨上海算力交易平臺啓動

中國算力平臺(上海)暨上海算力交易平臺正式啓動。平臺集算力態勢感知監測、算力供需匹配、算力動態調度、產業生態社區以及算力揭榜行動於一體,致力於實現“五個一”:算力監測方面,構建覆蓋全國的“算力資源一本賬”;算力匹配方面,打造服務體系“算力匹配一站式”;算力調度方面,構建貫通全域的“算力調度一張網”;算力生態建設方面,形成協同共進的“算力生態一盤棋”;技術創新方面,形成攻克核心技術的“算力強基一榜單”。

我國牽頭制定的首項預測性維護國際標準正式發佈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我國專家牽頭制定的首項預測性維護國際標準日前由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測控和自動化技術委員會正式發佈。標誌着我國智能製造領域預測性維護典型場景的技術水平和應用成效取得國際共識,對提升我國智能製造領域技術標準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王堅:之江實驗室已啓動“三體計算星座”項目 今年將佈局超50顆計算衛星星座

昨日下午,BEYOND Expo 2025在澳門開幕,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發表主題演講。王堅認爲,算力是進入AI領域的最大障礙之一,之江實驗室已佈局建設太空計算系統,名爲“三體計算星座”項目。王堅透露,之江實驗室今年將完成超50顆計算衛星的星座佈局,並計劃在2027年前完成100顆左右的計算衛星規模建設。

【公司面面觀】

百度:第一季度營收324.52億元 同比增3%

百度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324.52億元,同比增3%,上年同期315.13億元;調整後營業利潤53.3億元,預估48.9億元。調整後EBITDA爲72億元人民幣(9.93億美元),調整後EBITDA利潤率爲22%。百度核心的調整後EBITDA爲67億元人民幣(9.25億美元),百度核心的調整後EBITDA利潤率爲26%。百度集團稱一季度NON-GAAP淨利潤64.7億元,同比降8%。百度第一季度研發費用爲45億元人民幣(6.26億美元),同比下降15%,主要是由於人員相關費用的減少。

小鵬汽車:第一季度營收158.1億元同比增長141.5% 淨虧損爲6.6億元

小鵬汽車公告,第一季度營收158.1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65.5億元人民幣增長141.5%,較2024年第四季度的161.1億元人民幣下降1.8%;2025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普通股股東應占淨虧損爲6.6億元人民幣(0.9億美元),而2024年同期爲13.7億元人民幣,2024年第四季度爲13.3億元人民幣。

傳音控股:全資子公司擬7000萬元增資控股子公司鈦氪能源

傳音控股(688036.SH)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展想信息擬以現金7000萬元向其控股子公司鈦氪能源進行增資,另一股東新炬匯能擬以現金3000萬元進行等比例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後,公司對鈦氪能源的持股比例保持不變,仍爲70%。新炬匯能爲公司關聯方,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增資主要用於補充目標公司業務發展所需資金,未來可能面臨宏觀經濟、行業政策變化、經營管理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納芯微:股東詢價轉讓價格爲163.15元/股

納芯微(688052.SH)公告稱,根據2025年5月21日詢價申購情況,初步確定的本次詢價轉讓價格爲163.15元/股。參與本次詢價轉讓報價的機構投資者家數爲7家,有效認購股份數量爲625萬股,對應的有效認購倍數爲1.29倍。

諾誠健華:坦昔妥單抗聯合治療復發難治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上市申請獲批

諾誠健華(688428.SH)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通知,公司靶向CD19的產品坦昔妥單抗(tafasitamab)聯合來那度胺治療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條件的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r/rDLBCL)成人患者的上市申請獲得批准,這是中國首個獲批治療r/rDLBCL的CD19單抗。

國科微: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股票停牌

國科微(300672)公告,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自5月22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預計在不超過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披露本次交易方案。標的公司主要從事特種工藝半導體晶圓代工及定製化芯片代工業務。

【科技前沿】

腦機接口柔性微電極植入機器人問世

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成功研發腦機接口柔性微電極植入機器人CyberSense。這臺機器人能像縫紉機穿針引線一樣,將比頭髮絲還細的柔性微電極精準植入動物大腦,爲腦機接口與腦科學研究提供支撐。“CyberSense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可植入數量多、空間定位準、時間效率高、能靈活避讓血管等優勢,有效提高了成功率和植入效果。”CyberSense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秦方博說,CyberSense可適配多種型號的柔性微電極,應用於齧齒類、非人靈長類等動物的大腦皮層植入。

重新定義計算機處理能力極限 首個速度達拍赫茲光電晶體管問世

在一項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國際合作研究中,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利用持續時間不到萬億分之一秒的超快光脈衝來操縱石墨烯中電子的方法。通過量子隧穿效應,他們記錄到了電子幾乎瞬間繞過物理屏障的現象,在引入市售晶體管後,成功製造出首個速度達到拍赫茲的光電晶體管。這一成果將重新定義計算機處理能力的極限,意味着超高速計算機技術的重大飛躍。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上。

最小無機半導體可用作光催化劑制氫

來自韓國漢陽大學、高麗大學和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的科學家,研製出迄今最小的無機半導體材料——量子半導體納米團簇,並利用其作爲光催化劑,成功製備出環保型氫能。這一突破性成果發表於新一期《納米快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