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他撥動大商機 荊州鬆滋亮出產業新名片
小吉他撥動大產業荊州鬆滋產業新名片。圖爲吉他企業內吉他成品。(新華社)
小吉他撥動大產業荊州鬆滋產業新名片。圖爲吉他企業生產廠房工人制作吉他。(新華社)
小吉他撥動大產業荊州鬆滋產業新名片。圖爲吉他企業生產廠房工人制作吉他。(新華社)
小吉他撥動大產業荊州鬆滋產業新名片。圖爲吉他企業生產廠房工人制作吉他。(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近年來,湖北省鬆滋市大力發展吉他產業及配套設備生產,搭建文化創新產業園,引進多家吉他產業上下游企業,吉他產業逐漸成爲鬆滋市新的產業名片。
目前,鬆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已接待來自英國、美國、荷蘭等10多個國家的80餘批次外國客商,2025年預計可實現產值8億(人民幣,下同)至10億元。
《第一財經》報導,荊州是湖北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一個產業從無到有、再到「頂流」,荊州市鬆滋需時只1年。
走進鬆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有7家吉他生產企業投產,4家正在裝修。
這一產業園的鏈主企業--鬆滋桐馨樂器,將公司總部及生產廠房遷往鬆滋,還不足兩年。鬆滋人汪鋒華在廣州醉心吉他製作23年,在「騰籠換鳥」政策下,一些製造業陸續從廣州遷出。
鬆滋文化產業招商團隊得知後,第一時間聯繫上汪鋒華。2023年9月,在詳細瞭解家鄉鬆滋的招商引資政策、以及返鄉創業環境後,汪鋒華決定回家鄉延續「吉他夢」。
走進桐馨樂器的生產廠房,天花板懸掛着一個個正方體企業自研自制恆溫恆溼空調,廠房溼度保持在45%、溫度維持在22~30度之間,以保證好吉他的設計參數不被生產環境破壞。
公司擁有20多年制琴經驗「老師傅」有100多人,幾乎都有美國、德國、西班牙等國交流學習經歷。
汪鋒華追求極致深受同行認同。著名音樂人李宗盛說,他的「李吉他」,終於找到可以託付製作的工廠。汪鋒華說,桐馨樂器遷往鬆滋後,已接待來自瑞士、奧地利、荷蘭、德國、日本、美國等十幾個國家的80餘批次外國客商,並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桐馨的吉他八成銷往海外市場。
2024年,桐馨樂器出口高端吉他1.2萬把,其中頂級型號出廠價高達5.98萬元/把,一些定製款吉他售價更是高達數十萬元。於是,回遷鬆滋的第一年,公司就創造了1.5億元產值,今年預計將實現產值3.5億元。
一時間,地處荊楚腹地的小城鬆滋,一躍成爲全國吉他製造的「頂流」。
圍繞龍頭企業桐馨樂器吉他製造及其配套產業,鬆滋加大鏈式招商力度,簽約落戶了中國民謠吉他第一品牌「伊司地曼」等10餘家企業,世界知名高端制琴大師亞伯拉罕更是攜家人在鬆滋安家,把定製工作室開進鬆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目前,鬆滋文化創新產業園的產品遠銷歐美、日澳及東南亞等近20個國家,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8~10億元,3年內有望達到20億元,園區滿園後產值可達50億元,帶動就業近萬人。
鬆滋市委書記汪衛表示,要以吉他製造爲牽引,以吉他工業、吉他文化、吉他旅遊爲重點,構建「產、學、研、遊、購、娛」一體發展的吉他文旅生態,將鬆滋建設成爲「中國吉他之鄉」,將鬆滋文創園打造成爲世界高端吉他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