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讓我請同事去她家果園吃荔枝,不想臨走,她拿出秤:先結賬
週末應邀,我領着同事去小姑子家果園吃荔枝。我大方地說:“都是自家果樹,到這隨便吃。”小姑子熱情招待,可臨走時她卻搬來秤說:“荔枝25一斤,給你們就算20。”我瞪大了眼睛,登時下不來臺。
週末,我休息,小姑子帶着孩子專門到家裡來吃飯,順便看看外婆。
一進門,孩子就拎着兩筐荔枝遞給我,小姑子在旁邊說道:“嫂子,知道你喜歡吃,這不,今年頭一茬,我就給你帶來了。”
我看着新鮮的荔枝,心裡美滋滋,這個妹妹也算沒有白疼。她學歷不高,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於是,跟我們商量,回鄉下承包荔枝園,這一干就是五年,這兩年開始有了穩定的收益。
吃飯的時候,小姑子說:“嫂子,果園下週就穩定出果了,平時你朋友圈多幫我帶帶廣告,週末也可以請你同事來,荔枝管夠,臨走,我每人再送一箱。”
我點點頭:“小事一樁。正好我們要團建,週末給你包場了。”
晚上,老公跟我說:“你平時總是覺得我妹妹小氣,只是顧着自己的小家,沒有照顧媽媽的意思,你看看,她現在日子過得好了,也想着咱們呢。”
我一想,也對。當初,她爲了承包果園,一分錢沒有,是我們家出的全款。她又說自己照顧不了我婆婆,直接放在我們家養着,連生活費都不給。
爲這事,我跟老公鬧過幾次,他總是說我格局太小。
後來,我想着給她出錢承包果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們家多少要佔點股份吧,我老公又護着妹妹:“她辛辛苦苦,風吹日曬的,你怎麼好意思讓她給你打工?”
好吧,我們意見不合,又吵了起來。最後,還是我妥協了,出錢給她,還順便替她把孝順母親的活一起幹了。
這兩年,日子好過點了,老公又讓我幫着她賣荔枝。由於是一年一季的水果,也就是每年的6、7月份,我總是主動給全國各地的朋友親戚寄荔枝,每次都是花錢自己買的,小姑子也照收,一次都沒有客氣。
我如果嘮叨她見錢眼開,老公又是一頓數落,說什麼家裡四姐弟,就他一個兒子,本來就應該贍養母親,照顧妹妹之類的話。
我也不是不照顧,但是,我總覺得應該大家一起努力,而不是全部扔給我們一家。
平日裡,幾個女兒說得挺好的“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結果,婆婆病了,還不是我們自己出錢,住院也是花錢請護工照顧,壓根沒有看到她們的付出。
今天難得她主動提出要招待我同事,果園我們家出了錢,理當有份,我也算是半個主人。於是,我豪氣地約上了全科室的人,從領導到搞衛生的阿姨,一個沒有落下。
剛剛到果園,小姑子正在指揮工人摘果,看到我們一羣人,她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來,先到屋裡坐,喝點茶。”
她張羅着拿出剛剛摘下來的荔枝,還端上淡鹽水:“荔枝火氣大,吃的時候,喝點鹽水,不容易上火,你們一會隨便摘,我去去就來。”
休息了一會,我就帶着同事們去果園自己邊摘邊吃。這時,樹下還長着少見的荔枝菌,平日裡,最是難得,用來熬湯,特別提鮮,是市場上的緊俏貨。
同事們都是識貨之人,紛紛拿出準備好的袋子,挨個樹下拔荔枝菌,隨便把荔枝吃了個飽。
中午,小姑子招呼我們吃飯,大家看着一桌子豐盛的農家菜,都誇她心靈手巧。
小姑子說:“來到鄉下就要吃農家菜,這是荔枝木烤的土雞,山水豆腐,平時在城裡,吃得都不是一個味,這裡的土雞蛋,炒出來都是金黃金黃的。”
酒足飯飽之後,大家拍着肚子說太客氣了,便準備拎着荔枝和荔枝菌走人。
沒想到,小姑子站起來攔住說:“把荔枝都放上來稱一下,接了賬再走。外人25一斤,摘的時候不能吃。你們都吃夠了,又是我嫂子的同事,給你們20一斤。”
然後笑嘻嘻地,讓工人從外面搬進來一個秤:“大家遠道而來,今天這頓午飯,算是我做東了。”
她指着牆上的二維碼說:“大家自覺掃碼付款,都是自己人,我就不監督了。”
這一連串的操作,臊得我恨不得找地洞,一氣之下,我第一個拿起手機:“我來付款,你們都別動手!”
不想,小姑子一把拉住我:“嫂子,你跟我進屋,我準備了點東西,你給媽帶過去。”
她不由分說地把我扯到裡屋,我說:“你還叫我幹啥?這果園我家沒有份嗎?你好意思收錢,我不好意思坑同事!”
小姑子說:“我就是個賣荔枝的,還優惠了一半價格給他們。你們還把我的荔枝菌全部摘完了,這是被飯店承包的,我今天都不知道拿什麼給別人交差。你知道飯店賣多少錢一斤嗎?他們是你同事,都是有穩定收入的人,如果他們爲你着想,就是會主動付錢,而不是貪這點小便宜。你見過周邊哪個果園,可以邊摘邊吃的?”
臨走時,小姑子還每人送了一袋地瓜和玉米,說都是自己種的農產品,好吃。
同事們都十分識趣,紛紛誇她能幹大方,一個女人承包這麼一大片果園,天天田間地裡的不容易。於是主動拿出手機,在朋友圈幫她推薦宣傳。
可我卻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當初如果沒有我們家的支持,她憑什麼承包果園?而且她說的是讓我帶同事來嚐鮮,結果卻這樣下我面子。
你們說,這樣的親戚還能要嗎?不但不知道知恩圖報,還滿是套路算計。以後啊,誰讓我幫我也不幫了,真是惹不起這個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