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老將曝「沸騰線」奪命關鍵!嘆這件事不改:我去一樣死掉

記者劉邠如/綜合報導針對近日發生的吳恩碩消防員殉職事件,消防權益促進會理事、資深消防員翁立思沉痛指出,這起悲劇再次凸顯臺灣消防體系長期存在的訓練時間不足與職務分工不清等嚴重問題。他呼籲政府應正視問題,推動消防勤務專責化,以確保消防人員執勤安全並提升救援品質。

翁立思表示,吳恩碩的殉職令人心痛,消促會正針對此事件的救援編組進行調查,尤其關注「混編」制度是否爲肇因之一。他解釋,臺灣消防員目前常態性地混和執行救災、救護及預防等多重勤務,導致專業分工不足。以水域救援爲例,許多消防員僅受過基礎急流自保訓練,對於如何操作救生艇(IRB)並在急流中安全靠近及救援缺乏清晰概念,甚至無法評估高風險場域,這正是導致此次意外的關鍵因素。

▲勇消吳恩碩是高級救護員,卻被派去水域搜救。消防促進會理事翁立思感嘆,自己雖然是資深消防,但如果被派去危險水域,恐怕也是一樣送命,這也是凸顯現在他們推行勤務專責化的重要。(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

翁立思強調,資深如他,對許多專精的救援知識也未必完全掌握,原因在於長期缺乏足夠的專業訓練。他與吳恩碩生前在新北市推動消防制度改革,早在六、七年前便提出「救災救護及預防勤務專責化」計劃,期望能讓救護人員專職救護、救災人員專職救災,安檢業務則由專責單位執行。然而,這項旨在提升專業度與訓練時間的計劃,至今仍未被機關採納。

翁立思進一步指出,目前消防勤務的混編狀況,使得消防員難以有足夠時間進行專項訓練。他舉例,一個分隊若有兩臺救護車出勤,加上其他臨時的預防安檢勤務,原本十人的班表可能只剩下四人能執行救災訓練,其中還包括教官與安全官,實際能操作者僅剩兩人。而外出執勤的同仁返隊時往往已是深夜,無法再接續訓練,導致整體訓練頻率極低。翁立思估計,臺灣消防員的訓練量可能僅有國外的十分之一,這使得國外單位一、兩年的新進消防員,其專業度甚至可能超越臺灣十年資歷的資深消防員。

而這種分工不明、訓練不足的現狀,不僅威脅消防員的生命安全,也嚴重影響民衆的救援品質。再加上近年人力不足

翁立思沉痛地說,以吳恩碩爲例,他是高級救護員,在救護上非常專精,甚至對救護的風險評估都非常厲害:「如果一個高級救護員明明可以做很高級的打藥和插管,但他卻被派去救水域;反而是一個水域專長的教官去跑救護,他只能做基礎的CPR,這個東西就常態在臺灣發生,這對民衆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是一個救援品質的損失。」

翁立思也解釋,這樣的狀況,如果不改善,都可能造成更大的遺憾發生。他也以自身爲爲例,舉例自己的專長爲火災搶救、繩索救援,但「只要把我派去水域的話,我根本不知道我開船到(沸騰線)那邊會死掉,這就是現狀。」他再次呼籲政府正視問題,推動消防勤務專責化,並確保消防人員有足夠且專業的訓練時間,才能真正保障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並提升整體救援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