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發現尿中帶糞還冒泡 檢查竟確診大腸癌
▲男子尿液竟出現糞便,而且有大量氣泡,經檢查才發現病因是大腸癌。(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一名65歲男子最近發現排尿有明顯異狀,因爲尿液中竟摻着類似糞便的異物,而且氣泡相當多,讓他很緊張,決定到醫院就診,初步找不到感染跡象,進一步詳查才發現病因是大腸癌,腸道腫瘤吃掉部分膀胱造成穿孔,才使腸內殘渣與氣體得以進入泌尿系統,最後從尿道排出。
收治病例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宋文瑋教授表示,患者日前到門診時,帶着滿臉困惑說:「醫師,我小便會放屁,甚至還有大便!」而他原本以爲病人描述的是大便失禁,但患者堅稱這些氣體和糞便是從尿道解出來。
宋文瑋指出,當時第一步安排尿液檢查,結果出乎意料的「乾淨」,完全沒有白血球上升等細菌感染跡象,與病人提到的症狀似有矛盾,但因患者描述相當具體,於是再安排影像檢查,結果超音波顯示膀胱壁異常增厚,進而再安排膀胱鏡檢查,這才發現膀胱內佈滿瘜肉,甚至看到一處小孔洞。
進一步檢查證實,原來男子大腸癌的腫瘤已侵犯膀胱,造成直腸膀胱廔管,這也揭開尿道解出糞便與氣體的謎底,隨後即轉由大腸直腸外科團隊積極治療。
宋文瑋表示,直腸膀胱廔管是指腸道與膀胱之間產生異常通道,常見原因包括直腸癌或膀胱癌等腫瘤、慢性憩室炎、放射線治療後併發症或外傷,病人也可能會抱怨「大便內混有尿液」或「下腹不適」,3種典型症狀爲:
●氣尿:排尿時出現氣泡或小便冒泡。
●糞尿:尿液中混有糞便,常呈混濁,並帶有明顯臭味。
●反覆泌尿道感染:腸道細菌經小孔進入膀胱,造成頻尿、排尿灼熱或發燒。
宋文瑋提醒,若發現「小便帶氣體或惡臭」時,不要單純以爲是腸胃脹氣或泌尿道感染,應高度懷疑有直腸膀胱廔管,且此問題常與腫瘤相關,更不可輕忽。
宋文瑋也呼籲,民衆如有排尿異常,或長期反覆泌尿道感染,均應積極就醫檢查,及早釐清原因不僅能避免感染,更能爭取腫瘤治療的黃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