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動物日!新北推動路殺防治 打造動物安全廊道
▲新北市農業局於土城清水國小辦理路殺環境教育講座,將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向外延伸至家庭與社區。(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昨(4日)爲「世界動物日」,全球共同倡議尊重生命、守護生態。新北市政府農業局今年以「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爲主題,積極推動教育推廣與友善設施建設,旨在降低野生動物穿越道路時面臨的「路殺」風險,建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友善城市。
農業局表示,新北市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然而隨着交通建設發展與車流增加,野生動物在覓食、遷徙或繁殖過程中,常需冒險穿越馬路,導致路殺事件頻傳。爲提升動物通行安全,農業局持續推動路殺防治措施,自2018年至今已設置7處生態廊道,類型包含涵洞、斜坡道及警示標誌等。
▲汐止八連路設置廊道,透過自動相機監測,拍攝到多種動物使用廊道通行「蝙蝠」。
其中,去年底於汐止區八連路新設的「截水梯形過路廊道」,成效尤其顯著。農業局表示,今年初起透過自動相機監測,已記錄到多種動物利用該廊道安全穿越,從行動敏捷的蝙蝠,到體型嬌小的青蛙,甚至包括白鼻心、鼬獾等中型哺乳類。結果顯示該廊道具有良好的「生態通透性」,能有效連結被道路切割的兩側棲地,引導動物選擇安全路徑。
除了硬體建設,保育觀念的紮根同樣重要。農業局持續於新店、八里、樹林、貢寮、板橋、土城、石碇等地校園,辦理路殺防治教育課程,累計參與學生已超過1,200名。課程透過真實案例與影像,讓學子認識路殺現況,並學習使用「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進行科學記錄,將保育理念轉化爲具體行動,讓生態保護意識從校園延伸至家庭與社區。
農業局長諶錫輝強調,新北市致力於棲地覆育與生態廊道建設,未來將持續透過環境教育講座及生命教育課程,深化路殺防治觀念。他期盼引導學童以創新思維與所學專長,在未來各行各業中融入友善生態的觀念。同時,他也邀請全民共同成爲「公民科學家」,關注周遭生態,並透過農路改善工程結合生態廊道的規劃,實現「人與動物都能安全使用道路」的願景,共同打造新北市成爲人與野生動物共榮的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