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蘭州榆中縣第三中學積極安置受災羣衆
日前,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遭遇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導致城關鎮、馬坡鄉、小康營鄉、夏官營鎮4個鄉鎮發生山洪災害。
“雖然災害無情,但是有政府和這麼多愛心人士幫助我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8月10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馬坡鄉馬蓮灘村村民張倫仁告訴記者,在這裡吃住有保障,生活各方面都挺好的。
發生山洪災害後,當地徵用54家酒店,設置學校、村委會等集中安置點14個,累計轉移安置羣衆近一萬人。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便是其中之一,主要安置馬坡鄉馬蓮灘村的180餘名受災羣衆。
“安置點提供的宿舍、被褥、熱飯菜、飲用水、常備藥品等設施和物資,讓受災羣衆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安置點負責人、高崖鎮黨委書記許立源說。
走進安置點,一切井然有序:志願者忙碌地搬運物資;穿着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定時進行環境消殺;窗明几淨的餐廳內,受災羣衆有序就餐……“我們接到學校要作爲安置點的通知,1個小時內全校45名老師都趕到了學校。打掃衛生、安置羣衆、夜間巡查……大家都忙活到凌晨才休息。”榆中縣第三中學黨支部副書記馬克昌說。
數學教師蔡生迪趕到學校後,就一直在進行人員登記、物資簽收發放等工作,嗓子已經有些沙啞。“看着大家從最初的慌亂到現在能平靜下來吃飯、休息,就覺得沒白忙。”蔡生迪說。
安置的羣衆中,還有23名兒童。志願者們把他們編成了愛心班級,開展繪畫、音樂、籃球等趣味文體活動。活動現場,教師精心設計了“多人跳繩”“你進我退”等互動性強、趣味十足的遊戲。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參與,歡聲笑語不斷。
在衆多接受幫助的孩子中,朝陽學校七年級學生張博文的故事格外牽動人心。面對家中房屋受損的打擊,今年即將就讀初一的張博文內心承受着不安。在安置點宿舍裡,教師耐心爲他營造了一個安全傾訴的空間。張博文向心理老師詳細講述了家中受災後的具體情形及內心感受,心理老師專注傾聽,溫和迴應,幫助他認識到自身的堅韌和在困難中依然存在的支持力量。
榆中縣第三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丁興珍稱:“目前我們重點解決的是受災羣衆住和吃的問題,在住的方面準備了330張牀位,被褥、洗漱用品、牀單等生活用品全部發放到位;吃的方面,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注重營養搭配,千方百計保障受災羣衆在集中安置期間的基本生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鄭芃生)
作者:鄭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