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末代惡匪:殺掉堂叔,霸佔堂嬸,1965年動用7000人才將其消滅
湘西的深山密林,曾經是土匪的藏身之地,槍聲與哀嚎交織,百姓聞之色變。
在這片土地上,覃國卿的名字如同噩夢,他殺人放火滅絕人性,甚至殺害堂叔,霸佔堂嬸,罪行令人髮指。
新中國成立後,他依舊負隅頑抗,逃亡了十餘年,直到1965年,7000人圍剿的驚天行動纔將其徹底消滅。
這名惡匪如何在解放軍眼皮底下逍遙法外?他的罪惡人生又隱藏着怎樣的秘密?讓我們走進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一、惡霸之子,匪性初顯
1919年,覃國卿出生於湖南張家界大庸縣青安坪村,家境殷實卻惡名遠揚。
其父覃新齋是當地惡霸,依仗財勢和武裝保鏢,橫行鄉里。在《湘西剿匪紀實》中有這樣的記載:
覃國卿幼時便隨父親出入煙館賭場,經常偷雞摸狗欺壓鄉鄰,性格乖戾暴躁,鄉人避之不及。
1934年,紅軍攻破大庸,覃新齋因罪行累累被就地正法,家產盡數分給窮人。
年僅15歲的覃國卿從“土匪少爺”淪爲赤貧,仇恨的種子在他心中萌芽。
後來他投奔義安鄉民團,憑着一雙快腿和精準槍法,贏得“神槍手”“飛毛腿”綽號,但他桀驁不馴,與民團指揮官衝突後,攜槍逃回青安坪,糾集地痞流氓,正式踏上匪路。
據青安坪的村民回憶,覃國卿回鄉後第一件事便是砸毀村口石碑,揚言要讓全村人“跪着求他”。
二、殺親奪妻,喪盡天良
覃國卿的惡行,從親族開始,在1937年,他投靠堂叔覃學吾(時任青安坪聯保主任)。
覃學吾念及親情,收留他並任命爲鄉自衛隊隊長,覃國卿卻恩將仇報,覬覦堂嬸美貌,多次言語輕薄。
事情敗露後,覃學吾怒斥其無恥,欲將其逐出家門,覃國卿惱羞成怒,糾集手下闖入堂叔家中,開槍將其打死,並將堂嬸強行擄走。
此後,覃國卿投奔匪首覃天寶,徹底墮入匪巢。
在匪幫中,他的兇殘令人膽寒,有一次,覃天寶戲言他不敢用人心的下酒,覃國卿便當即抓來一名青年農民,活生生剖腹挖心,炒熟後與覃天寶對飲。
另一回,一個村寨因抵抗傷了匪兵,他就率人血洗全村,老人小孩無一倖免。
覃天寶對其狠毒既欣賞又忌憚,於是贈予他十條槍,讓他自立門戶。
覃國卿帶着武器回到青安坪自封“隊長”,糾集了百餘人,在附近燒殺搶掠,青安坪一帶陷入了恐慌。
村民不敢點燈夜行,稍有風吹草動便以爲是覃國卿的匪幫來襲。
三、搶親成匪,夫妻同惡
1948年,覃國卿的罪行再添一筆,在桑植縣桃樹灣,他偶遇迎親隊伍,新娘田玉蓮年僅18歲,姿容出衆。
覃國卿不顧手下勸阻,率衆將花轎連人搶回山寨,當晚強行拜堂成親。
不過令人震驚的是,田玉蓮並未激烈反抗,反而逐漸融入匪幫,蛻變爲心狠手辣的女匪首。
1949年10月,國民黨潰軍途經青安坪,覃國卿率衆搶奪武器,一名青年軍官拒不繳槍,田玉蓮當即擡手一槍將其擊斃,吹散槍口青煙的冷酷神態讓匪徒們瞠目結舌。
在《湘西剿匪紀實》中寫道:
後來覃國卿自封“司令”,任命田玉蓮爲“副司令”,兩人率領近400人的匪幫,橫行永順、桑植、慈利等地。
他們不僅伏擊商隊屠戮村莊,還強佔近百名婦女,逼其爲匪幫服務。
田玉蓮負責看管被擄女子,稍有反抗便拳腳相加,甚至親自動刀。
夫妻二人狼狽爲奸罪行滔天,湘西百姓提起“覃司令”和“田副司令”,無不咬牙切齒。
覃國卿的匪幫雖然紀律渙散,卻因其兇殘震懾力極強。
有一次,一名匪徒私藏搶來的金銀被發現,覃國卿當衆將其雙手砍斷,掛在村口示衆三天。
此舉雖讓匪幫內部噤若寒蟬,卻也加劇了手下的離心。
1950年初,幾名匪徒趁夜逃跑向解放軍投降,供出了覃國卿的多個藏身點,爲日後的剿匪行動埋下伏筆。
四、負隅頑抗,血債累累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在湘西展開大規模剿匪行動。
1950年1月,141師423團進駐大庸,發佈剿匪通告,承諾投降者既往不咎。
許多土匪迫於壓力放下武器,但覃國卿視解放軍爲“殺父仇人”,誓死不降,他不僅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組織匪徒阻斷交通,更加頻繁地殺人放火。
1950年3月,他率300餘匪徒在永順縣伏擊解放軍運輸隊,造成12名戰士犧牲,40餘間民房被焚燬。
同年5月,政府爲救濟當地百姓運送五船大米,覃國卿在慈利縣設下埋伏,13名解放軍戰士、1名工作組成員和8名船工全部遇難,物資也被洗劫一空。
覃國卿的囂張行徑激怒了人民解放軍,湘西軍分區採取武力清剿與政治瓦解並舉的策略,聯合農民徹查潛逃土匪名單,懸賞通緝覃國卿。
1951年,匪幫骨幹覃大毛被俘,供出覃國卿的行蹤,解放軍隨即組織千人搜山,但因地形複雜,覃國卿再次逃脫。
從此之後,他變得更加狡猾,決定化整爲零,將匪幫分成小股,藏匿於深山岩洞,行蹤如同鬼魅。
1953年,覃國卿殺害一名舉報他的農民,手段殘忍至極:將人吊在樹上,用刺刀一刀刀割死。
1954年,他又血洗一家四口,連兩歲幼童都不放過,手段令人髮指。
當時湘西百姓將其稱爲“活鬼活魔”,連小孩夜哭,父母都以“覃國卿來了”嚇唬。
在頻繁的剿匪行動後,覃國卿的匪幫至1954年僅剩十餘人,但其罪行依舊猖獗,湘西剿匪指揮部將其列爲頭號目標,誓要將其繩之以法。
五、萬人搜山,末路伏誅
1965年,湘西匪患已基本平定,但覃國卿夫婦仍未落網。
湖南省軍區司令員劉子云下達死命令,恢復湘西剿匪指揮部,聯合永順、大庸、桑植三縣,組織解放軍、公安、民兵共7000餘人,展開拉網式搜捕。
早在1963年,覃國卿曾在桑植縣一個供銷社購買電池,因不拿找零的怪異舉動暴露行蹤。民兵隨即搜山,但因山高林密一無所獲。
1964年8月,兩名少年在山中被綁,僥倖逃脫後描述綁匪特徵,指向覃國卿夫婦,剿匪指揮部據此縮小搜索範圍,重點排查桑植縣利福公社一帶的山洞和密林。
1965年3月23日,利福公社社員余天明和民兵餘世德在山中巡查,發現一處山洞附近有踩踏痕跡和新鮮糞便。
兩人小心靠近,忽然傳來槍響,子彈擦身而過,餘世德抱住余天明滾下山坡僥倖逃生。
消息傳回指揮部,7000餘人迅速集結,封鎖青安坪至利福公社的大小山頭。
當晚,覃國卿的暴行進一步激怒羣衆,他槍殺了一名背柴歸家的農民餘構良引發公憤。
村民自發加入搜捕,點燃火把徹夜守山,3月24日清晨,剿匪部隊鎖定覃國卿夫婦藏身的山洞。
指揮部下令喊話投降,洞內卻傳來槍聲,隨後雙方展開激烈交火,覃國卿負隅頑抗,解放軍部隊爲了減少傷亡,決定向洞內投擲手榴彈,隨着洞內一聲巨響後,戰場變得寂靜無聲。
搜查人員進入洞內,發現覃國卿和田玉蓮已經身亡。
同時人們還發現洞內堆積着搶來的糧食、衣物和彈藥,角落裡還有一具骷髏,經辨認是1954年被擄的村民,令人唏噓。
據《大庸縣誌》統計,覃國卿匪幫自1949年至1965年,殺害幹部羣衆近百人,搶掠財物無數,其罪行觸目驚心。
覃國卿的覆滅,標誌着湘西百年匪患的終結,剿匪部隊凱旋歸來,百姓夾道相迎,青安坪村的祠堂前燃起鞭炮,村民含淚訴說多年的屈辱與恐懼。
1965年3月25日,《解放軍報》刊登報道:
參考資料:
1、湘西剿匪史編寫組(1988)《湘西剿匪紀實》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本書詳細記載了新中國成立後湘西地區剿匪的詳細過程及覃國卿的罪行。)
2、張家界地方誌編委會(1990)《大庸縣誌》長沙:湖南出版社。(本書詳細記錄了覃國卿的生平及1965年剿匪行動的細節。)
3、解放軍報社(1965)《湘西最後匪首覃國卿被殲》北京:解放軍報。(該報道記錄了1965年3月24日覃國卿被擊斃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