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濕地藝術季倒數至11月9日 5臺法藝術家以大自然為靈感創作
展覽自10月9日展出隨着展期即將進入尾聲,代理市長邱臣遠邀請民衆把握機會,在11月9日展期結束前到香山聆聽溼地的故事與溫度。圖/市府提供
2025香山溼地藝術季「海來說 Once Upon a Time」,邀請5組來自臺灣與法國的藝術團隊,以當地元素爲靈感,分別創作5件作品。展覽自10月9日展出隨着展期即將進入尾聲,代理市長邱臣遠邀請民衆把握機會,在11月9日展期結束前到香山聆聽溼地的故事與溫度。
邱臣遠表示,此次藝術季以「海來說 Once Upon a Time」爲主題,邀請臺灣與法國的藝術家李蕢至、吳修銘、謝佑承、吳騏、餘白(Hubert Kilian),以專業的創作語言述說他們眼中的香山。藝術家們以潮汐、溼地與居民記憶爲靈感,從竹子與蚵殼構築的裝置到聲音體驗,串聯展覽、工作坊與社區參與,展現海岸地景與人文記憶的多層對話。
邱臣遠指出,這場藝術季不只是展覽,而是一場人與自然共同的對話,溼地不再只是被觀賞的風景,而是一個有呼吸、有情緒的生命場域。
產發處分享,藝術家李蕢至經歷了2周酷暑、海風與潮水洗禮,在海山漁港泥灘地完成大型竹構與蚵殼裝置作品「潮與巢(Tide and Nest) 」;藝術家吳修銘則在香山溼地錄製清晨夕照、自然以及聚落居民聲響,放在海邊撿拾的漂流浮球裡,費時多日完成「漂浮在海上的故事」創作,讓來到海山漁港的旅人聽聽香山的聲音詩。
產發處說明,藝術家謝佑承在賞蟹步道上創作「裁判椅」,以海是世界上最公平的直線爲構想,邀請民衆登上椅子,以不同的觀看視角,開啓一場身體與感知的對話;藝術家吳騏則用插畫風,改造香山溼地海洋保育教育中心前的水泥制公共座椅「候」。
此外,曾參加2024藝術季的法國藝術家餘白,此次拍攝視角轉向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入居民客廳、理髮店、香山百年車站等,藉由傾聽在地故事,創作「2025香山肖像・羣像」攝影展。展出地點在香山溼地海洋保育教育中心3樓及香山藝站,歡迎尋找香山溼地生活痕跡。
展出地點在香山溼地海洋保育教育中心3樓及香山藝站,歡迎尋找香山溼地生活痕跡。圖/市府提供
2025香山溼地藝術季「海來說 Once Upon a Time」,邀請5組來自臺灣與法國的藝術團隊,以當地元素爲靈感。圖/市府提供
溼地不再只是被觀賞的風景,而是一個有呼吸、有情緒的生命場域。圖/市府提供
邱臣遠指出,這場藝術季不只是展覽,而是一場人與自然共同的對話。圖/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