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花蓮救災!他火速轉運費「領雨靴」 見1細節抓包:根本詐騙
▲原PO想領免費的雨靴,沒想到卻遭騙。(示意圖/取自Pexels,下同)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當下我心裡立刻警鈴大作,覺得這根本是詐騙!」近日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分享案例,當事人30日滑社羣平臺,看見有人說要去花蓮協助救災,並會提供免費雨靴,所以她就聯繫對方,並轉了58塊過去,只是沒想到,這個人傳給他的連結根本有問題,根本就是詐騙!
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近日以「只爲拿雨靴救災,辛苦積蓄險遭劫」爲標題分享案例,當事人9月30日滑Threads時,看到一則說要去花蓮協助救災的貼文,「並且會免費提供雨靴,只是要自己先支付運費」。
由於當事人本來就打算去花蓮,所以就私訊該帳號,「對方一開始態度很誠懇,我便加入對方LINE暱稱『陳靜怡』帳號,並在10月2日用我的玉山銀行帳戶轉了新臺幣58元到他提供的中國信託帳號,接着我便去處理自己的事」。
但過了幾個小時後,該帳號卻說要覈對金流、製作感謝名冊,所以要當事人點選連結進行「實名制認證」。當事人點進連結後,發現頁面要他輸入銀行卡號,因此「當下我心裡立刻警鈴大作,覺得這根本是詐騙!」因爲常理來說,若只是單純寄送物資,根本不用這些程序,末5碼就可以覈對身分了。
當事人當下馬上中斷和對方的聯繫,並且到警察局報案,「這次我確實被騙了,雖然實際損失只有58元,但讓我感受到網路詐騙無孔不入。」他也以自身經驗提醒其他人,「詐騙集團會利用人們的善心與信賴,包裝成公益活動或優惠資訊,引誘你先付小額金錢。等你上鉤後,他們會再一步步增加條件,要求更多個資、更多金錢」,所以千萬不要輕信網路上的不明廣告,更不要因爲金額小就鬆懈。
對此,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分享防詐小撇步。
1、 花蓮救災,請循官方公佈的途徑辦理(馬太鞍溪堰塞湖資訊專區,www.hl.gov.tw/ysh),纔有保障,切勿輕信網路朋友貼文與廣告。
2、 不要點擊陌生人提供的連結。
3、 救災,卻要輸入金融帳戶資訊,一定是詐騙。
4、 對陌生人保持警覺,有詐騙疑慮,務必先撥打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