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賴着不走?美國頂不住中俄壓力,宣佈撤軍,反應過來又反悔了

美國最近又在非洲撤軍了。對於美國來說,這絕對是一記當頭棒喝。

根據據美聯社4月25日的報道,五角大樓發言人帕特·賴德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將從乍得和尼日爾撤出大部分軍隊。

作爲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美國駐軍遍佈全球各地,建立了數百個海外軍事基地。這不僅是它維護全球霸權的工具,同時也爲美元的流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所以,對於美國來說,一旦失去了某個地方的軍事存在,就等於失去了在那裡的影響力。

正是由於意識到了這一點,近年來無論是小布什還是奧巴馬、特朗普,都不遺餘力地在全球部署更多軍力,謀求更大的軍事霸權。但這次在非洲的"退敗",恐怕將成爲拜登執政以來遭受的又一次重大挫折,也是美國全球霸權倒塌的開始。

美國爲什麼撤軍?

這次美國之所以被迫撤軍,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尼日爾政府單方面終止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協議,二是乍得也開始對美軍在當地的行動提出質疑。

對於尼日爾來說,幾年前它之所以答應美軍在境內駐紮,完全是出於美國的利誘。美國不僅許諾會爲尼日爾提供1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還聲稱在那裡建立軍事基地,是爲了幫助尼日爾打擊恐怖分子,維護和平。

但幾年下來,尼日爾不僅沒有從中獲益,反而越來越貧困了。一方面,尼日爾雖然拿到了1億美元的投資,但很快這筆錢又被美國公司賺走了,並沒有爲當地經濟發展創造多少實際價值。至於反恐,就更不用提了,衆所周知,美國不管在哪駐軍,都喜歡以反恐的名義滋擾當地的民衆。這些年來,美國在全球各地的軍事基地都有醜聞爆出。

久而久之,尼日爾民衆也看清了美國的真實意圖,對美國的不滿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那肯定就是爆發了。在4月初,尼日爾方面突然宣佈不再續簽與美國的防務合作協議,迫於無奈,美軍只能灰溜溜的從當地撤離。

緊接着乍得也效仿尼日爾,乍得之前爲了美國在當地開展反恐行動曾默許美軍進駐,但近期與尼日爾達成共識後,也對美軍提出了“撤軍”的要求,美國纔不情願的宣佈將從乍得調走大部分軍隊。

尼日爾和乍得這麼做,其實也不難理解。長期以來,西方國家一直在包裝自己的軍事存在,是爲了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和平。實際上卻暗地裡乾的確實“打家劫舍”的勾當,大肆掠奪當地資源,干預他國內政。時間長了,誰也不傻,當地民衆和政府都看在眼裡,這就是赤裸裸新殖民主義。

一旦認清了西方國家的真實意圖後,尼日爾和乍得這些國家很快就會團結起來,對美軍產生排斥情緒。這也是爲什麼近年來,馬裡、布基納法索等國也先後對法國發出了"逐客令"的根本原因。

當然了,美國被迫撤軍的背後,其實還有中俄兩個大國在非洲地區不斷擴大影響力的因素。

對於非洲的這些小國家來說,雖然堅決要求美軍離開是維護主權的正當行爲,但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支持,它們也很難真正實現驅離美軍。而此時,中俄兩國正是給予了它們這種堅定支持。

就在尼日爾提出與美國“斷交”後不久,俄羅斯就主動宣佈將與該國開展軍事合作,表示俄羅斯軍隊將接替美軍駐紮尼日爾。

與此同時,中國則與尼日爾也簽署了多項經濟合作協議,不僅會爲其提供大量投資,還會幫助該國修建鐵路這些民生基礎設施。更重要的一點是,在中國的斡旋下,西非經濟共同體還取消了對尼日爾的一系列制裁措施。

中俄兩國做的這些努力,就是在支持尼日爾”去美“化,使這些非洲小國擺脫美國的控制。對於乍得,中俄雖然暫時還沒有直接表態,但相信也早已在暗中運作,爲其“撐腰壯膽”。

這幾年來,中俄通過對非洲國家提供無附加條件的經濟投資,已經在非洲各地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民心。反觀美西方國家,一直想通過制裁的手段打壓非洲國家“去殖民化”進程,現在來看,非洲國家反而更團結了,都在想辦法把美軍趕走。可以看出,在當前這種大格局下,美西方已經很難再對非洲國家造成太大的影響了。

雖然讓人家往外攆了,但美國經過半月的深思熟慮,好像是回過味來了,表示不願輕易放棄,想賴着不走。據報道,儘管美軍已被尼日爾趕走,但美國官員5月13日還表示,五角大樓計劃派代表團前往尼日爾首都,與尼日爾政府進行交涉,是否能在當地保留少量美軍。

就說這臉皮有多厚吧,不過,這種"欲行還留"的想法,目前看來希望渺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