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4大施政爭議 砍公僕薪資最敏感 港財赤排雷難

香港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香港一年一度公佈財政預算案,因有近千億(港幣,下同,約128.7億美元)財政赤字特別焦灼,預算案26日公佈,目前爭議最大的長者交通津貼、大學教育、公共醫療、公務員薪資四大議題,倒數期內港府在逐個排雷。

香港以前不愁錢,過去財政預算案公佈前,爭的是如何分錢派錢;過去數年間香港錢不夠花,要以赤字花明日錢,加上開源無方,節流不易,所以爭的是拿誰開刀。開刀不是小事,香港有個經濟研究社「財智者言」更稱,香港港府現時面對財赤就如癌症初期,必須趁早切割,服以重藥治療。

開刀切割、重藥治療都是知易行難。這些天來爭議最大的長者交通補貼,港府21日放風先行排雷,會取個既節流又不太得罪人的方案,不動長者乘車優惠年齡,60歲以上都繼續享受,但會每日限乘8次,車資過10元則以兩折收費,變相減少港府補貼金額,省上數億元。

另兩個爭議點,是醫療和大學教育。大學教育主要是港府資助「8大」即8間大學,年給約200億元,令香港的大學們很有錢。以香港大學爲例,聲稱其自創校以來累積有超過400億元儲備,但其校長聲稱這些資金多屬建設專案已預留用於各項發展項目如校園建設計劃等,可動用資金僅佔總額的3%至5%。所以大學還都會叫錢不夠用,但又都不敢強硬抵制港府削減撥款。

比較麻煩的是公共醫療,香港醫療開支相當大,港府去年撥給醫院管理局資助款有800億元,這只是香港公立醫院等的用度。香港醫管局提供獲港府平均高於97%的大幅資助的服務,其定位是服務弱勢社羣、提供急症及緊急醫療服務。就在現狀是醫療資源不夠,醫護人員短缺,香港的「看病難」難得不好想像,所以深圳接盤了相當生意去做。現在削減一點開支不管用,削多了就刀刀見骨。

更難辦的是公務員減薪,壓力更大,前面提到的經濟研究社「財智者言」,公開要求港府承擔責任,帶頭減薪,才能叫市民一起勒緊褲帶。他們建議特首、司長、副司長帶頭減薪2成,局長、副局長及立法會議員減薪1成半,一般公務員減薪1成。現在看這事最敏感。

港府是香港最大僱主,公務員逾17萬人,還有龐大的非公務員合約員工及港府外部人員。公務員開支總額已達1500多億元,佔港府經常開支約2成6,這一刀砍下立即見節流之效,但要「刀刃向內」,看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