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監會ASPIRe路線圖發佈:五大支柱打造虛擬資產新生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偉澤 實習生 樑秋夢 香港報道

2 月19日,香港證監會正式發佈“ASPIRe”路線圖,該路線圖圍繞五大核心支柱,精心規劃了 12 項主要措施,其核心目標在於構建一個更安全、創新、開放的虛擬資產市場。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樑鳳儀在Consensus Hong Kong 2025論壇上表示,ASPIRe路線圖的核心在於擴展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產品與服務。措施包括考慮開放虛擬資產質押(staking),允許專業投資者交易衍生品,並評估開放保證金貸款以提高市場流動性。 香港證監會將強化虛擬資產託管規範,包括熱錢包、冷錢包的安全管理,並檢視託管與保險機制,確保市場安全合規。

ASPIRe路線圖的五大支柱分別爲:連接(Access)、保障(Safeguards)、產品(Products)、基建(Infrastructure)和聯繫(Relationships)。官方表示,這些措施將促進全球流動性接入,實現以安全爲本的適應性合規和產品框架,並推動傳統金融利用區塊鏈技術升級基礎設施。

過去幾年,香港在推動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監管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香港證監會自2020年啓動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發牌制度以來,初期以約兩年爲週期發放一張牌照。但自2024年起,香港證監會審批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月19日,持牌加密交易平臺數量正式增至10家。最新獲得香港證監會(SFC)批准的交易所Bullish,於本週二(2月18日)成功拿下牌照。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19日在出席同一場活動中表示,香港近年積極擁抱加密貨幣領域,目前已推出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發牌制度,亦正就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進行立法,以促進相關領域進一步創新。香港金管局亦有相關項目及舉措,加速代幣化生態系統發展,涵蓋固定收益、投資基金、綠色金融和貿易金融等領域。

據悉,香港將於今年實施新的加密貨幣場外交易(OTC)發牌制度,要求OTC遵守《打擊洗錢條例》的反洗錢(AML)和客戶盡職審查(KYC)規定。持牌人僅可進行虛擬資產與法定貨幣之間的現貨交易,並需登記和監控業務錢包及交易記錄。海關關長作爲監管者,負責審批牌照、例行檢查、調查違規並施加懲罰。

樑鳳儀近日還表示,今年將注重區塊鏈技術,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搭建虛擬資產生態。她指出,香港在發展數字投資產品方面取得顯著進展,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總規模已達4.83億美元,平均每日交易額達830萬美元。香港正運用區塊鏈技術,對黃金代幣化、基金代幣化的申購、贖回和發行開展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