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交28週年 陸委會:中共「一國兩制」全面變質

香港移交中國大陸28週年,陸委會指,香港社會已受到全面監控。(美聯社)

7月1日,是香港移交中國大陸28週年,大陸委員會公佈「香港移交28週年情勢研析報告」指出,香港移交之初,中共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自由如常。惟移交28年後,逐漸質變爲「中央治港、全面管治」;國安紅線由「愛國者治港」的限縮政治參與,香港社會已受到全面監控。

陸委會稱,在政治層面,北京繼2014年後「一國兩制」白皮書宣稱「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中央要落實「全面管治」後,進一步詮釋「港人治港」並非只由港人治港,而是「中央也要治港」。另政治異議聲音續遭壓制,創黨逾30年的民主黨宣佈解散。在國際相關評比中,香港的民主指數排名創新低,公民與政治權利評分接近中國大陸。

在經濟層面,香港仍維持獨立關稅區地位,及港幣與美元聯繫匯率制度,惟中國大陸對其經濟影響持續加深,以及美中對抗、地緣政治等因素,均對香港經濟發展帶來風險與挑戰。

社會管制方面,國安條款無孔不入。除集會遊行、組織工會,擔任社工、教師、公務員,場地租借、電影審批、圖書館資料、招標文件及合約外,今年進一步擴張至全香港的餐飲業、娛樂業、休閒場所及殯葬業等。青年與教育是社會控制重點領域,各級學校遭要求審查校外合作機構及參與人員背景是否有「反中亂港」行爲;新聞自由持續惡化,藝文創作領域亦成災區,展演、創作、手遊等只要觸及政治禁忌,就會面臨封殺。

根據「世界正義工程」公佈的「2024年全球法治指數」,香港在全球142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23位,與去年相同,惟整體評分下跌。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港版國安法」實施5年來,共332人涉國安罪行被捕。而民主派初選案重判、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還押候審逾4年,香港移交以來首有新聞工作者因報導而被控煽動罪成,以及涉國安罪名被通緝者財產遭沒收的首例,渠等在港之親屬受連坐打壓,均使輿論質疑司法之公正及獨立性。

過去一年來,主要國家及國際社會持續關注香港情勢,鹹認「港版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削弱香港自治與自由人權,增加營商風險,並關切中共及港府跨境鎮壓問題。美、英、歐洲議會等,均有提案要求制裁中共及香港官員、法官,及取消香港經貿辦事處享有之特權與豁免。

臺港民間經貿及人員往來仍頻密。香港爲我第5大貿易伙伴及第3大出口市場,我爲香港第2大貿易伙伴;雙方人員往來逾百萬人次,互爲對方第2大客源市場。。因應香港情勢,亦陸續強化港澳居民申請來臺居留、定居、投資等各項審查把關,並將續依總統之國安統戰威脅17項因應策略指示,完善風險管控機制,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與繁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