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九財赤7.7億創5年新高 管理局:勿期望文化藝術賺錢

香港西九文化區上年度赤字高達7.69億港元,年增33%,管理局表示正研究擴大收入和緊縮開支。(中新社)

香港西九文化區最新財報出爐,再次引起社會關注。2024/25財政年度,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基本收入按年下跌18%,由上一年的10.61億元(港幣,下同,約1.4億萬美元)減至8.71億元,營運赤字則由5.78億元飆升至近7.7億元,增幅達33%,創5年新高。副主席陳智思表示:「全世界的文化藝術設施都是虧錢的,大家不要期望文化藝術能賺錢。」

綜合大公、文匯報、明報報導,過去一年,M+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辦過多個展覽,共吸引超過1500萬人次參觀,比預期多出26%。場地出租亦相當搶手,一年超過500場活動,主要表演場地及商業樓面出租率幾乎爆滿,但是人氣不等於財氣。

文件顯示,門票收入按年下跌23%,機構拓展收入(包括籌款)減少12%,連利息收入都跌24%。雖然租金收入算穩定,但不足以抵銷整體虧損。簡單來說,就是「人來了、票少賣、錢卻沒進帳」。

陳智思坦言,西九原本的營運模式,是靠商業活動補貼藝術文化開支。「不好期望文化藝術可以賺錢,應該將它視爲投資。」他補充說,歐美的藝術館往往依靠政府補貼、私人基金,或稅務優惠度過財政難關;香港則嘗試走出另一條路。

十多年前,管理局曾寄望餐飲業成爲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近年本港餐飲市場不振,西九區內的餐飲同樣受累。至於商業項目的收益,陳智思直言「未到位」,仍需時間發酵。他形容,西九已「儘量開源」,從出租場地、品牌贊助,到文創商品銷售,都有做,但仍不足以彌補龐大赤字。

西九文化區最初獲政府撥款支持,如今資金即將用盡。爲解燃眉之急,政府已允許西九出售區內住宅項目,管理局也已透過地皮融資,並獲得銀行貸款。不過,最快還要等一至兩年才能推地招標,資金進帳仍需時間。

展望未來,陳智思透露,M+博物館前的新碼頭預計今年內完工,屆時將開通由中環直達西九的渡輪航線,盼望能帶動更多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