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連增3年共752萬 3.2萬單程證移入 1.38萬遷出

香港今年年中居港人口超過752萬,較去年同期增加3400,增幅小於0.05%,連續3年出現增長。(中通社)

香港人口回穩,政府14日公佈最新人口數據,今年年中居港人口超過752萬,與去年同期相若。過去一年,香港人口錄得約1.82萬淨移入,連續3年出現增長,不過撇除約3.2萬名「單程證持有人移入」,則有約1.38萬香港居民遷出。

明報報導,港府統計處14日公佈2025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據,最新人口752.75萬,較去年同期增加3400,增幅小於0.05%,大致維持不變。當中包括約742.76萬名常住居民,按年微跌0.1%,流動居民則約27.99萬人。比較近年香港人口低位、即2022年中的約734.61萬,香港人口增加約18萬人,增幅2.5%。

港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繼續受惠於各項吸引人才和輸入勞工措施,過去幾年不少人從內地及其他國家移入香港,抵消人口自然減少的影響,令今年整體人口保持穩定。

出生數據方面,2024年中至2025年中約有3.52萬人出生,按年增加2.3%,連續兩年上升,同期約5萬人死亡,令人口自然減少約1.48萬,亦是連續第五年自然減少。

按年齡層分佈,30至49歲及65歲以上長者的人口均有增長,當中75至79歲人口增加11.7%,升幅最大。

另據大公報報導,港府14日公佈今年第二季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的綜合輪候時間,從5.3年降至5.1年的低位,按季下跌0.2年,是2018年第一季、7年以來的最低位;對比今屆特區政府上任前的最高6.1年,縮短了一年。輪候公屋的申請數目亦進一步下降,房屋委員會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約有11萬5700宗一般公屋申請、約8萬6100宗非長者一人申請,兩個數字較最高位分別明顯下降26%及40%。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簡約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爲2.3年,可見簡約公屋能快速回應急需改善居住環境的申請者的需要。立法會議員兼房委會委員樑文廣預計,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有望在2026/27年度回落至4.5年,符合政府目標。

房委會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獲安排入住傳統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微升0.1年,達至5.4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按季升0.2年,達至3.5年。

港府6月份最新預測,房委會及房屋協會於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合共約有16.66萬個單位,包括約11萬個公屋或綠置居、約5.66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連同簡約公屋,同期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達19.7萬夥,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增加超過85%。何永賢說,會繼續努力落實好各個項目,讓市民在房屋階梯改善生活、上進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