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明星在家自殺,遺書中寫道:不要把我送到公衆醫院

1964年7月17日,香港當紅女星、亞洲影后林黛於家中自殺,她留給丈夫的遺書寫道:“勳,萬一你要救我,請不要送我到公衆醫院,因爲那樣全香港報紙都會當笑話一樣刊登,只能找一個私人醫生,謝謝你。請每個月給母親1500元,兒子你一定會對他很好,我很放心。”

林黛原名程月如,是民國時期愛國將領程思遠的長女,她1934年12月26日出生於廣西南寧,6歲那年,父母因志趣不同離婚,隨母親生活,五年後,林黛來到重慶,陪同在父親身旁。這個長相漂亮的小姑娘,心思細膩,看到爸爸一個人常常陷入孤寂之中,又發現一個叫石泓的阿姨對爸爸非常體貼,就偷偷給石泓寫信,希望她能嫁給父親程思遠。經她的撮合,程思遠和石泓在1948年年底喜結連理,直到新婚之夜,程思遠才知道是自己的女兒從中牽的紅線。1949年,林黛隨親生母親來到香港生活。第二年,她的一張放在照相館櫥窗裡的照片,被電影公司負責人發現,逐找來試鏡。當見過林黛真人後,在場人都覺這個比照片還要嫵媚動人的女孩,天生就是個明星坯子,當即簽約,取藝名“林黛”。林黛初進電影圈時,因沒有學過表演,演戲機會很少,只能拍些藝術照片。沒想到,林黛的藝術照傳出之後,美貌驚人,美照隨之迅速傳遍整個香港、傳到東南亞及歐美,被推崇爲“照片明星”。不過林黛並非是個花瓶,她雖非科班出身,但聰慧好學,加上得天獨厚的自身條件,第一部由她主演的影片《翠翠》即大獲好評,此後片約不斷。

1957年,林黛主演的影片《金蓮花》在第四屆日本東京亞洲電影展覽大會上,奪取了“亞洲影后”的桂冠。爲了提高自己的演技,林黛在1957年12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戲劇系深造。在美國,林黛接受了美國著名欄目《美國之音》記者的採訪,還登上了日銷60萬份的《紐約時報》,題目《亞洲影后林黛》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並不是好萊塢的故事都發生在好萊塢,世界上每一個角落裡都有美麗的女孩子。”美國喜歡“東方美女”的影迷們認爲,一個林黛,抵得上二十五名蘇絲·帕克,八名珍曼絲菲,一大把瑪麗蓮·夢露。而這趟美國之行,林黛不僅提高了演技,收穫了榮譽,同時也獲得了愛情。林黛在美國邂逅了前雲南省長龍雲的五公子龍繩勳,二人互生情愫,逐墜入愛河,於1961年2月12日,在香港九龍玫瑰堂舉行婚禮。婚後,林黛與龍繩勳感情和睦,恩愛有加。1961年12月,林黛認下了“天才童星”馮寶寶爲乾女兒;在1963年4月6日,林黛在紐約郊區的醫院誕下愛情結晶兒子龍宗瀚。雖說林黛兒女雙全,家庭幸福,卻沒有影響事業,而且拿獎拿到手軟。

1958年,林黛憑藉古裝黃梅調歌唱片《貂蟬》,奪得第五屆馬尼拉舉辦的亞洲影展女主角獎;1961年,她又憑歌舞片《千嬌百媚》,榮膺吉隆坡舉辦的第八屆亞洲影展女主角獎;1962年,林黛所演的愛情悲劇《不了情》,在第九屆漢城舉行的亞洲影展中再獲女主角獎。四膺影后的佳績,既是林黛個人的榮譽,更是當時中國電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林黛的名氣蜚聲國際。與此同時,她主演的《白蛇傳》,打破了香港中外影片的票房紀錄。令人敬佩的是,成了當紅巨星的林黛,很少擺明星派頭,爲人低調,對合作者謙虛和氣,對業務精益求精,口碑甚好。只是如此順風順水的林黛,總感到莫名的孤寂。幾年前,曾有一個巫師對林黛說過,如果她30歲前蟬聯四次影后,就要見上帝。由此讓林黛惴惴不安。儘管這個巫師後來因行騙露餡,曾登門向林黛道歉,但林黛30歲前真的蟬聯四次影的事實,讓她不得不對那個預言有所顧忌。1964年7月16日,回到家的林黛見傭人態度有些怠慢,便訓斥了幾句,傭人不服氣,回懟了林黛,氣的林黛要開除這個傭人。一旁的龍繩勳認爲她小題大做,林黛則覺得龍繩勳護着傭人,心裡沒有自己,賭氣說:“你這樣對我,我死給你看。”

龍繩勳有些氣惱地對她說:“你不要拿死來嚇唬我。”林黛聽後情緒激動地說:“好,你別後悔。”隨後走進臥室,關緊房門。當天晚間,林黛沒有出來,龍繩勳多次敲門,均未敲開,只好去酒店過夜。第二天下午一時,龍繩勳回來仍不見林黛出來,感覺不對,急破門而入,發現林黛躺在牀上,左手抓着兒子的照片,右手握着聖母像,已經停止了呼吸,一份遺書放在梳妝檯上。林黛之死,震動整個港臺、東南亞地區及海外華僑,成千上萬的香港市民頂着烈日,排成一里長的隊伍前來弔唁。出殯之日,香港萬人空巷,約10萬人涌上街頭爲影后送行,這是香港開埠以來所罕見的。著名導演李翰祥說:“林黛的自殺,是中國電影界繼阮玲玉自殺後的最大損失。”而她的墓誌銘上寫道:“影迷數以千萬計,遍及全球,此一輝煌偉大成就,不僅爲中國電影史上空前未有,且爲世界影壇所罕見。”林黛死時年僅30歲,先後拍過40餘部電影,只可惜她心結未解,過早的香消玉殞。她的老公龍繩勳終身未娶,保留着林黛所有的東西,房間擺設維持着林黛生前的模樣,好似她不曾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