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黨走向解散 決成立三人小組處理解散安排

民主黨中央委員會2月20日開會商討前路。主席羅健熙出席。(香港01)

據香港《明報》報導,創黨逾30年的香港民主黨走向解散。該黨中委會昨日決定成立小組「跟進未來解散及清盤安排」,釐清相關法律、行政及財務安排,惟尚未正式展開清盤程序,暫無具體時間表。

黨主席羅健熙強調,解散須經會員大會表決,不能由中委會決定。被多次追問擬解散原因時,他說是基於目前政治環境及對未來的預判,不能明確交代民主黨正面對的挑戰。

報導稱,民主黨昨晚召開近兩小時中委會會議,決定成立由黨主席羅健熙、副主席莫建成及中委樑永權組成的三人小組,釐清解散及清盤程序與安排,暫沒有時間表。被問到是否以時間換取生存空間,羅健熙說不會刻意拖時間,「如果中委會認爲(解散)這件事不用做,亦毋須成立這個小組」。

對於民主黨是否已決定解散,羅健熙強調須由黨員在會員大會表決,門檻爲四分之三出席者贊成;至於是否有信心黨員支持解散,羅說以往會員大會的議案亦有否決例子。

《香港01》報導稱,黨主席羅健熙會後見傳媒時公佈,中央委員會決定展開解散,會成立一個三人小組跟進解散的相關安排。將舉行會員大會進行表決,最少50人出席,如得至少75%出席人士投票通過,便會正式解散。

報導說,民主黨在香港迴歸中國前成立,聚集香港民主派,一度爲立法會第一大黨,與中央政府一度「破冰」,因支持政改風方案而導致黨內分裂及受到同陣營激進派狙擊;不過這個溫和民主派在佔領中環及反修例風波事件中,逐漸也變得激進,最後在「完善選舉」制度下,在區議會及立法會「清零」。

《明報》報導稱,被問到民主黨是否受壓而要解散,羅健熙拒絕迴應坊間傳言,表示與年底立法會選舉能否入閘無關,而黨內財政足以支持繼續營運,這次決定是基於目前政治環境,以及對未來情況的預判。他說,爲民主黨步向解散感可惜,該黨在過去獲市民支持和信任才能走到今天,而民主運動一向困難,對港人「能找到方法處理不同事情」有信心。

民主黨現有11名中委,前區議員朱子洛昨沒有出席會議,他回覆稱不在香港。其餘10名中委於會後一同見記者,羅健熙沒透露有否中委反對解散,強調是中委會「集體決定」。

報導稱,創黨成員、前主席楊森稱對民主黨步向解散感可惜,但尊重中委會決定。他認爲民主黨過去幾年「沒人、沒錢、沒議席」,仍積極發聲,本想繼續走下去,彰顯社會多元開放,惟礙於形勢,唯有解散。他說現況反映一國兩制「收得很緊」。民主黨前副主席蔡耀昌表示感到難以接受,「這不單是民主黨成員的損失,是整個香港的損失」。他認爲公民社會處境將更艱難,質疑與政府強調聚焦拼經濟、中央稱要「五光十色」背道而馳,「在空間已經很小的情況下,(現在)是更少」。

央視新聞昨深夜亦以快訊形式報導,「反中亂港組織民主黨宣佈解散」。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民主黨過去20多年破壞社會秩序、癱瘓議會運作,在當下社會失去代表性,與其苟延殘喘,應該及早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