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放榜 不少狀元留港升學

香港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今年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5日晚放榜,香港至少有31名學生考獲45分滿分,成爲「狀元」。他們6日分別與公衆分享喜悅,隨着香港高等教育水平騰飛,加上美國把國際學生的求學權利踐踏在政治利益中,令海外升學增添不確定性,不少「狀元」表明未來計劃留港升學,以實際行動向香港高等教育投下信任一票。

文匯報報導,拔萃男書院的三名新科「狀元」,其中兩人明言將於本地讀醫;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亦有兩名「狀元」,已分別決定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展開大學生活。保良局顏寶鈴書院今年首次誕生「狀元」兼「連中兩元」,其中一人將在港大修讀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期望未來在環境、社會和管治方面,爲香港社會和商界帶來貢獻。

全球有超過150個國家或地區有學校開設IB課程,是認受性最高的學制之一。修讀IB的學生除了可直接報讀外地大學,也可循非聯招(Non-JUPAS)途徑報讀香港的資助大學,但今屆不少港產IB「狀元」都傾向留港升學。

其中,拔萃男書院三名IB「狀元」分別是蔣承軒、曾卓健及高健豐。蔣承軒表明計劃入讀港大醫學院,因自己在香港土生土長,將來成爲醫生後會服務香港。他又認爲港大提供不少到海外交流的機會,同時亦可接受香港醫療體系的訓練,認爲留港進修也有出國見識機會。

同樣表明有意在本地升讀醫科的曾卓健表示,香港兩間醫學院各有好處,目前仍在考慮入讀哪一間。高健豐則計劃赴牛津大學攻讀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但同時強調看好香港科技界的發展,未來考慮回港投身其中。

聖保羅男女中學「狀元」勞雯懿已獲中大、港大及一些英國院校錄取,將根據不同院校的海外交流、深造機會等,考慮留港抑或赴英升學,但她強調,無論最終作任何升學決定,將來都一定會在香港執業,幫助有需要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