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詐見效逮4500人 前9月騙案損失7.2億美元大跌12%

香港今年前9月共計有3萬2142宗詐騙案,按年微升0.1%,但損失金額則大跌12%;圖爲警方與金融管理局29日講解今年前9個月詐騙案情況。(取材自香港警方)

香港今年前9月錄得3萬2142宗詐騙案,按年微升0.1%,涉款56.4億港元(約7.2億美元),整體宗數基本持平,但損失金額則大跌12%,顯示警方及相關部門、業界及市民攜手打擊騙案已見成效。警方日前再次升級「防騙視伏器」功能,新增4項功能,包括AI分析、可一鍵舉報、提前警示詐騙和推送熱門騙局排行榜,令市民更快更全面掌握防騙訊息。

大公、文匯報報導,警務處副處長葉雲龍表示,隨着科技發展,犯罪形勢日趨複雜,打擊詐騙已成爲全球執法機構共同目標。從2019年到2022年,香港詐騙案年增幅持續錄得下降,由高位的89.3%降至19.8%。雖然2023年錄得另一波升幅,但在近兩年各界共同努力下,詐騙案增幅明顯放緩。

警方今年首9個月就詐騙案拘捕4552人。騙案類型方面,即時通訊軟件帳戶騎劫(挾持、操控)案、釣魚騙案及電話騙案分別錄得1394宗、906宗及5737宗,較去年同期下跌47.2%、51.2%及9.7%;而網上購物騙案、網上求職騙案及網上投資騙案則分別錄得9569宗、3566宗及3709宗,較同期上升13.8%、40.3%及31.9%。

葉雲龍表示,網購騙案上升主要源自今年本地多項大型活動的門票騙案,網上求職與投資騙案升勢,則主要由於今年初盛行的刷單騙案和轉趨活躍的投資氣氛。

面對手法日新月異和無孔不入的騙案,運用科技反騙和助市民防騙同樣重要。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林焯豪表示,「防騙視伏器」及其手機版「防騙視伏App」,於去年2月更新功能,於日前再次升級增4個新功能,包括自動更新數據功能,讓用戶隨時擁有最新防騙情報。

其次是新增舉報種類,用戶可以透過此功能舉報通訊軟件上收到的可疑訊息,iOS版本更支援一鍵舉報詐騙SMS,當市民收到懷疑詐騙短訊時,可以在「舉報」功能內上傳短訊畫面截圖,並貼上可疑的電話號碼或連結,AI系統會自動分析風險,並交由警方進一步覈實。

第3個是提前警示詐騙功能,分析市民舉報的情報後,判斷風險並納入資料庫,標示黃色「可能有伏」或橙色「疑似有伏」。若覈實爲詐騙網站後,會提升警示至紅色「高危有伏」;而第4是熱門騙局排行與推送提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