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橋頭鎮:“橋畔麥香”飄四方 穗滿團結促振興

初夏時節,貢井區橋頭鎮團結村300餘畝小麥田翻涌着金色麥浪。由該村新收小麥加工而成的原生態小麥麪粉近日正式上市。這標誌着團結村在深化農業產業鏈、打造鄉村特色品牌上實現突破,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5月23日,記者走進團結村農事服務中心,目睹小麥從田間到車間的“全鏈條”機械化作業:10餘米高的全自動烘乾設備轟鳴運轉,金黃的麥粒在烘乾塔內均勻翻滾,將新收小麥含水率精準控制在13%以內,避免黴變損耗;剷車、輸送帶等農機設備協同作業,實現小麥搬運、翻曬、入庫全程機械化,單日可處理小麥50噸,較傳統人工效率提升3倍;採用低溫研磨技術加工麪粉,最大限度保留小麥胚芽、麩皮中的膳食纖維與微量元素,產品經SGS檢測達綠色食品標準。

在村黨羣服務中心,一袋袋印有“橋畔麥香”Logo的麪粉正被裝車發往商超、電商平臺。團結村黨支部副書記龔勳忠介紹:“今年小麥畝產超350公斤,通過深加工附加值提升,畝均增收約400元。”

目前,團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已申請綠色食品認證,並設計“橋畔麥香”品牌包裝,突出“全程機械化種植”“無添加”“富硒土壤”三大賣點,同時與自貢本地商超簽訂直供協議,同步入駐抖音“自貢鄉村優品”直播間,首場直播即售出麪粉2000餘袋。接下來,團結村計劃開發小麥主題研學課程,遊客可體驗麥田收割、石磨麪粉製作等項目,打造“春賞花、夏收麥”的農旅新場景。

團結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激活產業活力,村集體投入120萬元建設農事服務中心,提供農機租賃、糧食烘乾等服務,年增收30萬元;236戶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除每畝800元保底收益外,還可參與二次分紅;與自貢市農科院合作引進“川麥104”等高產抗病品種,推廣“小麥-大豆”輪作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40%。

從麥浪翻滾的田野到包裝精美的貨架,團結村正以一粒小麥撬動全產業鏈升級。下一步,團結村將深化與食品加工企業的合作,開發全麥麪包、麥片等衍生產品,讓“橋畔麥香”飄向更廣闊的市場,書寫鄉村振興的“麥”好篇章!

(自貢融媒記者 王亮)

來源:自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