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存錢理財該如何激起行動力? 腦神經外科診所院長:用前饋思維
示意圖/ingimage
相信你也知道,若想追求成長,懂得反省自己既往的行爲、修正現況,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假設今天爲了改善缺乏運動的問題,開始重訓。通常越是新手玩家,越容易在一開始就訓練過度、猛衝過頭,結果反而造成慢性疲勞。
因此教練往往會視訓練結果,替你將重訓量調整至合宜水位。
本文出自《最高實踐力解答書》
失敗時虛心檢討,併發誓不再重蹈覆轍——若能做到當然最好,但「回饋」其實是在檢討無從改變的過去,如此反省的結果多半會得到負面答案,因此我們常會阻斷回饋,讓自己在同樣的問題上一錯再錯。
此時,若能將焦點轉向未來,改用「前饋」(Feed Forward)式思考,先預期最差的結果,再決定行動,就能積極地改變現狀。
在搖晃的電車裡,你能保持平衡站立,不僅是由於身體因應搖晃狀態,發動了回饋機制;還有預期電車搖晃程度,並預測肌肉動向、力道強弱的前饋機制,也在過程中積極運作。
這樣的機制不僅適用於身體動作,套用在「改變現況」上,也能說得通。
例如:你可以不要老是等到戀人要來家裡了,才匆忙打掃,而是先養成打掃的習慣,讓家中呈現「隨時歡迎戀人來玩」的狀態,如此將更容易提高行動力。
又或者你應該提早健身,以便隨時都能去海邊,不用怕裸露會丟臉尷尬,而不是等到已經決定要去海邊了纔開始減重。
若你想要存錢,最徹底的前饋思維,就是一拿到收入,就先把要存的錢扣下來,另行保管。
(本文出自《最高實踐力解答書》作者:菅原道仁 譯者:張嘉芬)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