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爲作家必學3途徑!先學網路撰寫用點閱率累積經驗
文/石井光太 圖/大是文化、達志示意圖
邁向出道之路
我想談一下如何成爲作家。如果希望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紀實書籍,主要有以下三條途徑:
1.投稿到出版社。2.在網路和雜誌發表的文章獲得好評,進而出版成書。3.獲得新人獎。
以下便依序探討這些途徑。
投稿到出版社時,基本上需要提交完整的稿件,而不是企劃書。除非是已獲好評的紀錄片節目改編成書籍等特殊企劃,否則若是默默無聞的新人作品,出版社通常需要看到完整的稿件,才能判斷其價值。
我曾詢問文化中心學生的意見,許多人似乎認爲這種方法的出版門檻最低。然而必須注意的是,除了實用書外,願意出版嚴謹紀實作品的出版社,其實相當有限。
即使是像文藝春秋這樣的大型出版社,每月出版的報導類紀實作品,也大約只有一本,其中八成以上可能都是有實績的作者寫的。至於中、小型出版社,條件更是嚴苛。從這個角度來看,默默無聞的新人投稿,能通過企劃併成功出版的,可說是少之又少。
相較之下,第二種途徑的可能性或許更高。
首先,有一種情況是寫作者本身就是出版社的雜誌或網路寫手,因表現出色而受編輯青睞,進而受邀撰寫相關主題的書籍。此外,寫作者也可能自行找到感興趣的主題,向熟悉的編輯提出企劃並通過。
過去雜誌報導興盛時,曾有作者的出書管道是透過數年累積撰寫經驗,再進一步出版書籍。許多一九六○年代以前出生的作家,都是透過這個途徑嶄露頭角。
然而,近年來隨着雜誌業衰退,這類情況正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默默無聞的新人在note等網路平臺發表的作品,越來越常受到編輯關注並受邀出版書籍。由於已有完整的稿件,加上網路上有數據可證明人氣,如「突破○○萬點閱率」、「○○萬粉絲」等,出版社也能以此預估銷售量,因此更容易發行。
如果想嘗試這種方法,則須注意網路媒體與紙本書的差異。網路文章橫向排版且大量換行的表達方式,不一定與紙本書充分契合。即使重新撰寫,也必須學習直向排版和紙本書的文體。此外,在主題方面,網路媒體和紙本書受歡迎的內容也略有不同。希望透過網路發表作品並最終出版書籍的人,也應考量這些差異,進而擬定企劃和寫作方式。
【推薦書籍】
書名:《好想寫一本書》
作者:石井光太
簡介:出版過70本書的日本超人氣作家。
出版社: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