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報道里的前輩那樣全心投入”

“連續報道·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

原標題:“像報道里的前輩那樣全心投入”

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

這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線上會議”:

“同學們,線上會現在開始。快開學了,咱們來商量一下支教團的新學期計劃,也交流交流支教以來的感受吧。”2月21日晚8點,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團支書李薇的一條微信,讓支教團微信羣裡熱鬧起來。

“我先和大家分享一組報道!整個寒假,我天天盯着這個欄目,越讀越激動,從中發現了很多‘同路人’,也看到了青春最美的模樣。”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俄體中學支教教師鄭熠輝率先發言,並把報道鏈接發在了羣裡——光明日報“建功西部”連續報道。

他一字一句地寫下心聲:“報道中有德高望重的前輩,也有我們的同齡人,他們都毅然捨棄了大城市的繁華,在雪山荒漠、鄉村牧區揮灑青春、默默奉獻。這不也正是咱們選擇支教所抱持的初心嗎?”

河北阜平中學支教教師李祥馬上回復:“我也一直在讀這組報道。雖然我的支教地不在西部,但信念是相通的——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人生價值!”

“寫到任繼周院士的那篇報道里,那句‘拳拳寸草心,濃濃報國情’最能打動我!”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興安北京小學支教教師徐梓萌是一名草業科學專業研究生,她的發言十分動情:“把生命深植西部,就像小草紮根大地,年復一年生生不息,終於匯成一片廣袤無垠的碧綠草原。咱們都是鄉村學校的支教老師,也應該像任繼周院士那樣,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蓬勃生長!”

“報道里那些同齡人做得真好,咱們也商量下,接下來還能做點啥。”

“對,都曬曬工作計劃,取長補短!”微信羣裡,討論愈發熱烈。

“我先來說!俄體中學是所鄉鎮初中,孩子大多來自單親或留守家庭,學習基礎普遍不好,對未來也沒有清晰目標。看了西藏南木林第二中學嶽剛老師的報道,我很受啓發: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激發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情!”鄭熠輝向小夥伴們細數自己的工作安排,“新學期,我想跟每個學生深度交流,爲他們量身定製適合的學習方法;還要開幾次‘夢想分享課’,幫孩子們開闊視野。到時,你們都要‘線上支援’呀!”

“的確,重要的是給孩子們推開一扇能看到廣闊世界的窗!”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第二小學支教教師劉夢涵深有同感。

她一口氣寫下一大段:“我負責一年級數學和五年級勞動課程,以前總頭疼怎麼才能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看了陝西照金陶建剛老師因地制宜發掘紅色資源的故事,特別有啓發!這個學期,我打算多設計些遊戲環節,讓一年級孩子在輕鬆氛圍中愛上數學;再增加點互動環節,引導五年級孩子主動發問、動手創造,感受勞動魅力。”

“把這些報道變成班會素材,讓學生們感受到,原來有這麼多人在關心山裡娃!”

“家訪太重要了,我得像雲南大寨中學李微楠老師那樣,不管路多遠,一定去每個孩子家裡走一遭。”

“咱們也像報道里的前輩那樣全心投入,各顯神通,讓孩子們的世界豐富起來!”

夜越來越深,線上會議越開越熱烈……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