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車位“錯峰上崗” 西城區展覽路街道解鎖停車惠民新方案

新京報訊 據“北京西城”微信公衆號消息,傍晚7點,月壇北街的李先生駕車駛入月壇體育場停車場。“以前每天下班找車位都要繞上好幾圈,現在不僅有固定停車時段,費用還實惠。”作爲展覽路街道錯峰停車舉措的受益者,李先生的日常停車難題隨着車位資源的盤活迎刃而解。這一“錯峰共享”實踐,爲展覽路街道老舊小區停車困局開闢出全新的破局路徑。

南營房社區老舊小區偏多,隨着私家車數量不斷增加,停車資源愈發緊張,居民們常常爲尋找停車位“繞圈徘徊”,車輛佔道停車和因停車問題引發的矛盾也時有發生,不僅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嚴重影響了社區的整體環境。

展覽路街道創新工作舉措,依託黨建協調委員會,開啓資源整合之路。在一次與月壇體育場聯合舉辦的社區活動中,工作人員發現體育場夜間停車場車位大量閒置,“沉睡”的車位成爲破題關鍵。街道迅速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組織社區、體育場管理方、居民代表召開十餘次協商會,反覆推敲方案細節,最終敲定“錯峰共享”計劃:工作日20點至次日7點,30個車位向周邊居民開放,每月600元的價格,既盤活了閒置資源,又爲居民提供了實惠選擇。

資源整合過程中,街道持續探索創新。“要是能提前一小時停車就好了!”“週末白天停車也能優惠就完美了!”收集到居民的建議後,街道主動協調月壇體育場,推動錯峰停車政策“二次升級”。如今,停車時間提前至19點,每月費用降至350元,週末白天也納入優惠時段。實現了“價格更低、時段更靈活”的雙重優化,爲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實惠的停車服務。

錯峰停車不僅緩解了停車難題,更成爲區域協同治理的“催化劑”。月壇體育場與街道、社區以“共享”爲紐帶,開展足球、籃球、滑冰等多元化文體活動,發放免費體驗券千餘張,將停車場的“夜間服務場景”延伸爲全天候的惠民服務。

展覽路街道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15個社區單位參與錯時停車服務,累計提供車位705個。”談及未來,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將堅持以黨建爲引領,深入挖掘轄區資源潛力,因地制宜推出更多“定製化”治理方案。

編輯 張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