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一步謀突破
3月31日,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爲年度主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圓滿落幕。過去幾天中,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嘉賓共聚一堂,熱議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爲全球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啓示。
百年大變局,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作爲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是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今天的中關村,正先行一步謀得發展先機,逐步將中關村論壇年會打造成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舞臺”。
這裡,有先行一步的政策,進行不斷深化的先行先試改革。
中關村因改革而立,因改革而興,是我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標杆。走在改革前列的中關村,正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爲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撐。截至目前,新一輪先行先試24項改革措施全部落地,央地累計出臺配套政策50餘項。其中,財稅、人才等方面改革措施已在全國推廣。
這裡,有先行一步的技術,錨定關鍵核心技術持續向前一步。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式發佈的10項重大科技成果中,不少都貼着中關村的標籤。與懷柔科學城共同成長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成功發出“第一束光”;在昌平實驗室,一種新型基因組學技術,爲解碼人類基因組功能信息搭載了一臺“超清顯微鏡”;“北京重大開源成果”系統展示了北京開源成果矩陣,展現全面建設“開源之都”的決心。
這裡,有先行一步的產業佈局,未來產業在孵化、全面提速。
未來產業正成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最活躍變量。圍繞合成生物製造、具身智能、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細分領域,北京出臺了38項產業政策;已佈局細胞與基因治療、數字醫療等40家中關村特色產業園;建成醫療器械、新型傳感器等26家概念驗證平臺,以及光電子、氫能等10家未來產業育新基地。
這裡,還有先行一步的科創生態圈,爲前沿企業架起創新“天梯”。
年會期間舉行的第八屆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大賽,不只有從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32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的“十強”上演巔峰對決,還能爲企業提供技術對接、市場對接以及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等服務。自2017年啓動以來,已有19家參賽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61家成長爲全球獨角獸企業。
從“中國的硅谷”到“世界的中關村”,中關村不斷催生出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向世界證明自己向新而行的能力;以“會”爲媒,中關村論壇年會正吸引人才、項目、資本加速集聚。在中關村這片創新的熱土上,在中關村論壇年會這場屬於全球創新者的盛宴中,越來越多人正擁抱當下的美好,期待一年一度的相聚。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學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