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聯手自救 提紓困計劃
地方政府也陸續啓動應變機制「自力救濟」,協助企業緊急紓困。圖/本報資料照片
各縣市如何因應對等關稅衝擊?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提出880億元支持方案,地方政府也陸續啓動應變機制「自力救濟」,協助企業緊急紓困,穩定勞工就業權益。北北基桃4市9日發佈聯合聲明,宣佈將跨區共享產業與勞動監測資訊,建立跨區就業服務平臺,協助勞工在基北北桃跨市快速轉職,維持就業穩定。
聯合聲明指出,此次關稅政策對地方經濟衝擊非同小可,勞工就業與民生物價面臨連鎖反應,北北基桃將以「緊急紓困」、「數位轉型」、「產業鏈重組」及「前沿技術研發」四大方向,進行跨區合作,即刻啓動大量解僱、無薪假,或失業變化的資料共享,爲政策調整預警,未來將合辦海外拓銷、商品展示與產業招商活動,輪流舉辦美國商品採購會邀請美方參與,協助有需求者擴大對美採購。
於此同時,臺中市長盧秀燕宣佈,市府盤點可用財源,包括29億餘元的產發基金、5億餘元的第二預備金,她提出四大對策與兩大訴求,包括調查受損情形、擴大企業海外參展補助、擬訂勞工協助方案、成立專案小組。她也向中央喊話,呼籲中央政府一年內勿抽銀根,立法院儘快通過880億元特別預算。
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市政會議上說,政府必須迅速反應、主動作爲,並與企業一同找出路、穩住經濟。已責成經發局、農業局、勞工局及法制局等單位啓動「企業紓困」、「穩定物價」及「就業穩定」等三大專案小組,主動掌握產業與市場動態,全力守住民生經濟與產業。
臺南市已成立「中小微型企業服務團」,採單一專案窗口,輔導廠商研發升級,助嚴重受創的廠商爭取中央補助計劃。高雄市府則組織「因應對等關稅經濟對策小組」,從產業聯繫平臺、產業輔導團、勞工關懷小組三面向切入。市長陳其邁建議政院,因應方案可提早到3月適用,市府方面會協調金融機構協助業者。
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表示,南臺灣、中臺灣以及新北等地方政府,陸續表態支持中央880億元支持方案,期許在關鍵時刻,中央地方政府能夠攜手合作。行政院已排定10日院會議程,邀請經濟部陳報「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規劃進度,同時立法院多達三個委員會將開會,繼續討論如何協助農漁畜業挺過難關,以及因應股匯市、房市變化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