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養成遊戲」! 《樂團祭》揭樂團私下面貌
記者許逸羣/臺北報導
最近在華語音樂圈引發熱議的樂團養成節目《樂團祭》,集結24組風格迥異的臺灣樂團,這是一檔「沒有競賽、沒有評審」的音樂節目,讓樂團透過音樂與觀衆直接對話,樂團如果想躍上更大的舞臺,就必須贏得觀衆的心!觀衆跟着樂團一起從小舞臺走向大舞臺,如同現實版的「養成遊戲」。
▲▼大型樂團養成節目《樂團祭》。(圖/《樂團祭》提供)
節目組特別邀請到成團10年以上,被樂迷譽爲「厭世代表樂團」的「康士坦的變化球」,擅長刻劃現實生活的他們,曲風以後搖、情緒搖滾、硬核搖滾爲主,全員超強的現場演出實力,爲樂團示範「暗域」舞臺,完美展現撕裂黑暗的能量。本週接續的「迴音」舞臺,神秘示範團請來金曲獎、金音獎常客!
▲大型樂團養成節目《樂團祭》。(圖/《樂團祭》提供)
此外,《樂團祭》爲了讓樂團演出更真實,舞臺與燈光設計媲美演唱會規格,每次錄影都針對主題量身打造的舞臺,觀衆現場互動與錄影現場氣氛被多數「祭民」形容爲「像參加一場室內音樂祭」,直呼:「24組樂團一次滿足,賺到了!」
除了舞臺表演,當燈光熄滅,舞臺下的樂團團員又是什麼模樣?節目中由Sandra開啓的「真實之鏡」單元,將直擊樂團團員心聲,揭露團員的真實想法與個人偏好。不僅持續以高水準舞臺展現樂團音樂能量,更透過貼近團員內心的訪談,完整勾勒出臺灣樂團文化的真實面貌。
無論舞臺表現、真實訪談單元或觀衆現場反饋,爲樂團提供了一個能展現實力與個人風格的平臺,同時也強化觀衆與樂團之間的情感連結。《樂團祭》也將持續挑戰舞臺極限,讓觀衆見證臺灣樂團文化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