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加班也是加班”!法官手把手教你留存電子證據鏈——

法院建議勞動者,增強法律和風險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用人單位規範休息休假規章制度,合理行使用工管理權,依法保障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

5月13日,北京三中院對近年審理的“涉勞動者休息休假權類案件”進行介紹和剖析,提醒勞動者注意留存加班證據,同時,呼籲用人單位規範休息休假規章制度,依法保障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

北京三中院介紹,總體來看,近年審理的“涉勞動者休息休假權類案件”主要呈現:勞動者休息休假權受侵犯現象頻繁出現;強制加班及隱形加班現象時有發生;用人單位規避加班費支付義務問題多發;部分用人單位對年休假制度認識不足等六個方面的特點。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薛強表示,部分用人單位利用優勢地位,要求勞動者在休息休假期間隨時待命,勞動者休息休假期間亦不免受到用人單位的“打擾”,身心無法放鬆 ,難以獲得真正的休息;部分用人單位給勞動者安排不合理工作量,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完成;部分用人單位濫用“值班”形式,要求勞動者在休息時間或節假日繼續從事本職工作,但僅向勞動者支付金額較低的“值班補貼”……

法官介紹,互聯網時代,利用微信等社交媒體,通過騰訊會議、線上視頻等形式,讓勞動者在休息時間工作的現象日益增多,勞動者加班逐漸隱形,休息時間碎片化,使得勞動者在是否付出實質性勞動、具體加班時長等方面更加難以認定,對勞動者的舉證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龔勇超提示勞動者,如果你確實存在線上加班的這種情況,應當及時留存證據,例如保存自己的工作郵件、微信截圖、微信聊天記錄這些內容,避免在發生爭議之後因爲沒有證據而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

同時也提醒用人單位,線上工作也是工作,線上加班也是加班,應當轉變觀念,及時向勞動者支付加班工資,避免因爲未及時支付加班工資產生不利的法律後果。

打工人,請逐幀學習~猛戳視頻⬇️

來源:BRTV新聞(記者:馬利君、龔飛)

編輯: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