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廠業外擁利基 營運有撐

AI電力需求旺,臺廠需電也很急切,臺電持續釋出電力基礎設施訂單,帶動國內線纜廠本業表現一年比一年好,而這些大廠「業外」也都各擁利基,各公司從本業延伸去投資綠能、營建及金融等領域,都成爲營運的第二隻腳。

觀察各線纜廠,除了深耕本業外,近年多將觸角延伸至相關領域,更在業外佈局有所着墨,其中,大山(1615)朝向營建領域佈局,旗下子公司昕邑建設,過去在臺中烏日推出首個先建後售案「鳥語花香」,且火速完銷,奠定良好的口碑。

目前大山手上還有兩塊土地,合計面積達約2,000坪,同樣位在臺中烏日高鐵站附近,據瞭解,大山已經着手規劃新建案,由於公司財務健全,推估應會「先建後售」,大山的營建事業伺機而動,未來的獲利也可望相對豐厚。

華榮近期則是因轉投資銅箔廠金居股價暴漲,讓業外獲利浮上臺面。

以大亞集團來看,以漆包線事業,研發「超導熱銅包鋁線」進軍到無人機馬達供應鏈,更以創投投資要研發和生產無人機反制系統的公司「創未來科技」,另也有投資生技醫療、AI、半導體等新興產業。

市場認爲,近年線纜廠受惠臺電強韌電網計劃,在每月訂單交貨下,皆是穩定的獲利,而朝向其他領域的業外佈局,可增添一次性的獲利來源,對各廠來說都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