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國研究:RSV疫苗與監測 成本效益大
臺灣疫苗推動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全齡推動RSV預防新知論壇」,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圖)分享「50歲以上成人RSV公衛觀察:醫療資源耗用及疫苗成本效果分析回顧」。記者許正宏/攝影
多個高收入國家的研究都發現,六十歲以上民衆接種RSV疫苗,大多具有成本效益。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指出,研究已證實疫苗能有效減少疾病負擔、提升健康水準,並節省醫療支出。
然而,臺灣缺乏本土RSV資料,RSV帶來的經濟負擔恐被嚴重低估,若對疾病認識不足,加上沒有足夠證據,將難以推動合宜的衛生政策。
目前臺灣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完整描述六十歲以上成人的RSV疾病負擔與醫療資源使用情況。蒲若芳解釋,透過九十八年至一一一年的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與流感相比,RSV的申報數非常低,特別是住院人數,每年健保資料中因RSV住院的申報數不到一百人,住院病患的實際平均花費約爲十萬元。
一份去年所發表的白皮書也推估,在六十歲以上人口中,臺灣每年因RSV造成的住院費用可能將近十億臺幣。
蒲若芳說明,由於缺乏臺灣RSV住院費用和感染人數的數據情況,研究是採用流感病患的住院資料,以及國外的住院發生率數據來推估。
蒲若芳進一步分析,造成數據不足與低報的原因可能包含:大衆對成人RSV的瞭解不足、臨牀症狀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似、缺乏特定治療藥物導致醫師診斷動機低、快篩敏感度問題,以及缺乏全國性的監測系統。
蒲若芳說,這些因素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疾病了解有限且缺少檢測誘因,因而缺乏足夠證據,在此情況下又難以推動適切的衛生政策。
「面對挑戰,必須先釐清問題有多大。」蒲若芳主張,應先建立全國性RSV監測系統,並優先考慮將對高風險族羣納入疫苗政策,同時,建議新生兒家庭中的長輩一起打疫苗,達成間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