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收再倒垃圾 雲林土庫下月上路
雲林縣土庫鎮8月起垃圾清運新制上路,回收車改爲行駛在垃圾車的前方,希望減少民衆等車時間及追車風險。記者蔡維斌/攝影
各地沿街清運垃圾,通常垃圾車行駛在前、回收車於後,雲林縣土庫鎮率先從8月起對調順序,改由回收車在前面,鎮公所表示,兩車集運速度不一,經常拉開距離,且追垃圾車的情況多,基於安全和集運順暢度,決定調整車位。
土庫鎮清潔隊長吳承憲表示,各鄉鎮垃圾清運方式各有不同,多年觀察加上民衆反映,發現每個人垃圾通常只有1、2袋很快丟完,回收物則量體較大,清運速度較慢,所以兩車常拉開好幾百公尺距離,丟完垃圾還須再等回收車,容易耽誤民衆的清運時間,且兩車距離拉開,追垃圾車不慎跌倒的意外時有所聞。
至於目前有不少鄉鎮,兩車只要有1車裝滿就得先脫隊回到好幾公里外的掩埋場傾倒後再歸隊,往往讓民衆等候更久,吳承憲說,通常掩埋場較偏遠,所以多年來土庫即實施兩車同進同出,避免民衆等不到車的窘境。
土庫鎮長陳特凱指出,目前土庫垃圾清運共4條路線,扣除週三、日停收,其餘時間每天平均清運量都維持約12公噸,近年因加強宣導分類意識提高,每天回收物從平均2公噸攀升至2.3公噸以上,8月1日起車位調換新制上路,除可讓民衆不必再等回收車,且垃圾車在後面,民衆也不用再趕着丟或追車造成跌倒風險。他也表示,民衆可透過垃圾清運App即時掌握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