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吃喝】滿佳/記憶都藏在餡裡
老公去買菜,帶回一個墨綠色的鼠曲粿,說他偶然在市場發現有位阿婆在賣,想起我常叨唸小時候阿嬤買給我吃,就順手帶回來。
我喜出望外,忙不迭地拿起來咬一口──啊!熟悉的美味,帶着淡淡草香的甜味,剎時喚醒味蕾。大約四、五歲時,幾乎每天上午都會吃上一個鼠曲粿,是阿嬤犒賞我陪她逛市場的禮物。
阿嬤是出生於清朝末期、長於民國初年的童養媳,她的纏足在三、四歲時被解放,小小的腳使她走路快不起來。但阿嬤愛逛傳統市場,媽沒空作陪,哥哥們又嫌她走路慢吞吞像烏龜,唯一的乖孫女就成爲最佳伴侶。阿嬤疼我,去市場只消我開口,什麼需求都能獲得滿足,回家還可向哥哥們炫耀自己吃遍全市場。
當時市場的鼠曲粿有紅豆、綠豆及蘿蔔絲三種口味,我獨愛蘿蔔絲甜鹹適中微辣的味道,格外可口。每次阿嬤都買一個,先用食指扒一小塊,小心嚼着,其餘大半由我全包了。阿嬤不敢咬太用力,深怕假牙被黏掉,我雖年紀小,卻懂得討好提供我吃食的金主,每每裝得很世故地安慰她,「等我長大,一定幫阿嬤裝副不會鬆掉的假牙,讓阿嬤吃個痛快!」惹得她感動得摟緊我喊乖孫。
除了鼠曲粿,阿嬤還會買紅豆餅,而且一買就是三個。長大後才知道那時候應該是一次買三個可便宜一、二塊錢,否則祖孫倆小鳥般的腸胃,如何塞下三個餅。我只記得燙燙的紅豆餅帶來的雀躍,以及吃在嘴裡的甜蜜蜜,倒不關心阿嬤怎麼解決另一個餅。
如今紅豆餅的內餡太多元了,紅豆、花生、綠豆、奶油、抹茶以及我的最愛蘿蔔絲,應有盡有,實在太幸福了。可惜一個要價也比往日貴上許多,只要想到阿嬤若在世肯定買不下手,我就慶幸還好小時候早已吃過癮,現在光看不買也不覺得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