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惡意螺旋…誰因私利要北京拒絕蔡英文就職演說 李大維:不必對號入座

國安會前秘書長李大維透露,大陸對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就職演說第一時間的反應正面,遭我方數位前政治人物基於私利,電告北京當局不應接受,導致對岸態度丕變,讓兩岸關係陷入惡意螺旋。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安會前秘書長李大維在新書「和光同塵」透露,中國大陸對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就職演說第一時間的反應正面,遭我方數位前政治人物基於私利,電告北京當局不應接受,導致對岸態度丕變,讓兩岸關係陷入惡意螺旋;這所謂「基於私利的數位前政治人物」是誰引發揣測,李大維今接受廣播專訪表示,不必對號入座,他寫出來只爲記錄,已經9年過去,現在討論是誰沒意思。

李大維回憶2016年5月20日那一天,他說,當時任蔡總統發表完就職演說後,第一時間聽說對岸持正面反應,「到了下午5點鐘後就變了。」

李大維在書中表示,以事後之明角度來看,兩岸內部仍有不同意見,時機尚未成熟,讓原本尚有些許空間的機會之窗,後來演變爲惡意螺旋;因北京當局並未給予蔡總統就職演說正面評價,加上世局、政治、軍事和經濟結構性變化,兩岸關係也不如過去8年熱絡。

李大維在專訪說,一位美方退休情報官員作爲老友2023年來訪,透露從美方的角度看這是一次「失去的機會,我當時也是這樣感覺。」

被問到這是不是自己人扯自己人後腿,給某政黨穿小鞋,李大維說,2016年就有類似的說法,這實在不是新聞,他寫這段完全沒想到要拿出來炒,只是把認爲重要的片段忠實地記錄下來。

李大維表示,不必對號入座,這已經是9年前的事,現在討論沒太多意思。

對於未來的兩岸關係及國際挑戰,李大維說,現在的局勢非常辛苦,很多事情都是非典型,包含美國總統川普就是一位非典型的國家領導人;對臺灣來說,兩岸關係好當然是最好,但目前似乎看不到這樣的契機,且處理對外關係,就如同兩人跳探戈,一廂情願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