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與傳統療法並驅 共譜靜寧中醫藥事業新篇章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李豔豔
在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靜寧縣緊跟國家步伐,積極響應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號召,以中醫藥強省建設爲指引,把握中醫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良機,勇於探索,積極創新,開闢了“現代科技+傳統療法”的獨特發展路徑。
靜寧縣中醫醫院名中醫王歲珠爲病患開展中醫理療。
盛夏時節,靜寧縣中醫醫院的“名老中醫王歲珠工作室”門前排起了長隊,不少居民趁着伏天臨近前來調理身體。省級名中醫王歲珠正藉助“3D影像”系統,爲一名肘關節錯位的患者展示正骨技巧。“我們將傳統正骨術與現代影像學技術相結合,使復位精準度提高了40%,讓古老的正骨技藝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煥發出新生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診療服務。”王歲珠說。
在門診一樓共享藥房裡,一股淡淡的藥香瀰漫,藥劑師陳佳正忙着爲患者煎煮中藥。自啓動中藥代煎和中藥配方顆粒配送服務以來,靜寧縣中醫醫院牽頭組建了中醫醫療聯盟,將中藥互聯服務全面升級爲“共享藥房”,把高品質的中藥藥事服務延伸至基層百姓家中。
據悉,共享藥房配備了儲藏、準備、自動調劑設備,以及包裝、清洗等功能區,並擁有3臺智能化調劑設備、2臺膏方製作機、1套自動傳輸系統及相關配套軟件。縣域內具備中醫藥開方資質的從業者,均可在共享藥房平臺爲患者開具處方,處方信息通過後臺傳送至調劑人員,調配完成的藥品將通過物流配送至患者手中。
在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方面,靜寧縣大力推進基層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全縣24個鄉鎮衛生院已全面建成標準化中醫館,將鍼灸、推拿、貼敷等中醫理療服務送至羣衆“家門口”。曹務中心衛生院依託深厚的中醫底蘊,精心打造傳統中醫治療室,開展隔物灸、火龍罐等中醫適宜技術,並配備中頻治療儀、中藥燻蒸牀、艾灸儀等現代化設備,爲患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治療選擇,有效發揮了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幫助衆多患者緩解了頸肩腰腿疼等慢性病痛。
靜寧縣衛健局副局長陳雙海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中醫藥人才,讓中醫藥在保障人民健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讓這顆中華文明的瑰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從傳統診療技藝到前沿數字技術,靜寧縣通過“現代科技+傳統療法”的雙輪驅動,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隴原特色的中醫藥振興之路。如今,中醫藥已成爲靜寧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羣衆健康的“守護者”,在傳承創新中奏響了新時代的奮進樂章。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踊躍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