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恐有雙臺!氣象專家曝「北轉侵臺機率升」 關鍵時間點出爐

▲今年第2號颱風「聖帕」正朝日本方向移動 。(圖/中央氣象署)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隨着夏季高溫持續發威,全臺各地近日天氣悶熱、午後雷陣雨頻繁。氣象專家表示,熱帶海面上有兩個熱帶擾動正在發展,預估最快7月初可能接連生成第3號與第4號颱風,恐形成「雙臺」態勢,其中位於菲律賓東側的系統較接近臺灣,但目前路徑變數仍大,是否侵臺仍需觀察。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年第2號颱風「聖帕」正朝日本方向移動,預估在週三(25日)上半天減弱爲熱帶性低壓,對臺灣無直接影響。不過,氣象粉專「天氣風險」與氣象專家吳德榮皆指出,關島附近與菲律賓東側各有熱帶擾動活躍,7月初可能發展爲颱風,且其中一個可能北轉接近臺灣,但尚有5天以上的不確定性,需持續追蹤。

▲聖帕颱風預估在明天上半天減弱爲熱帶性低壓。(圖/翻攝NOAA)

吳德榮根據歐洲模式模擬指出,未來10天內雖颱風生成機率提升,但對臺灣造成實質影響的機率仍低,短期內應無颱風直接侵臺。不過,若擾動持續發展,7月初可能出現第3號與第4號颱風,屆時有望進一步釐清路徑與影響範圍。

天氣方面,本週全臺維持悶熱格局,週三(25日)至週五(27日)各地爲晴到多雲、午後雷陣雨型態,尤其苗栗以北及中部山區午後有較大雨勢機率。南部則因水氣增加,局部地區從清晨就有短暫陣雨,氣溫普遍落在33至36度之間,南部甚至可達37度,日夜溫差明顯。

▲未來一週天氣趨勢。(圖/氣象署,下同)

根據氣象署資料,從週五起至下週初,南方雲系逐漸北移,西半部與東南部地區水氣增加,白天雲量增多,午後雷陣雨範圍擴大。尤其下週一至週三(7月1日至3日),南部、東南部仍須提防局部大雨,氣象局呼籲民衆留意即時預報,慎防短延時強降雨與突發天氣變化。

儘管「聖帕」無緣侵臺,但熱帶海洋上的變化正悄然發展。專家提醒,隨着太平洋高壓東退,環境將逐漸有利於熱帶系統生成,臺灣正逐步邁入颱風活躍期,後續動態將是7月氣象觀測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