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聖旨逼宮柯建銘?藍營:賴清德內鬥「宮廷戲碼」是要切割逃避責任
總統賴清德(右)和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左)。聯合報系資料照
兩波大罷免遭32:0完封后,民進黨政府進行內閣改組,黨內也出現檢討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聲浪,賴清德總統昨說「如果黨團做改選,我相信會更符合社會的期待。」花蓮藍營指這是「皇上下聖旨」要柯建銘自裁的「宮廷戲碼」,透過祭旗轉移焦點。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發言人吳建志說,賴清德切割老柯,將大罷免失敗的責任推給一個人承擔,只爲掩飾執政失能,顯示民進黨權力鬥爭遠勝過對人民的關懷。
吳建志表示,大罷免之所以慘敗,根本原因不在柯建銘,而在賴清德政府的政策錯誤與執政傲慢,對美單向經貿讓利、災後重建遲滯無方等,纔是真正引爆民怨的導火線,人民用選票與拒絕罷免的方式,給了民進黨最沉重的教訓,賴清德卻只想透過「祭旗」來轉移焦點。
吳建志認爲,柯建銘長期位居民進黨內權力核心,但整個執政方向都是賴清德拍板,豈能把大罷免的失敗推給一個總召?這正說明,賴清德的領導風格不是承擔,而是卸責,當總統一再用內鬥手段解決問題,臺灣社會將付出沉重代價。
他表示,民進黨若以爲切割柯建銘就能挽救低迷民調,那只是自欺欺人,人民要的是「真正改變」,新內閣若只是換湯不換藥,依舊延續錯誤政策,只會讓民心更離散。臺灣需要的是務實的能源政策、穩健的兩岸交流、公平的經貿談判與以民爲本的施政,而不是一場又一場的權力戲碼。
吳建志指出,花蓮作爲大罷免第一線的見證者,清楚感受到基層民意的憤怒,賴清德若繼續以內鬥替代改革、以切割逃避責任,那麼未來不只是一場罷免,將面臨的是全面性的民意反撲,呼籲民進黨停止權鬥,迴應民生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