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產檢要1個多小時 嘉義阿里山鄉補助孕婦交通費

下山產檢要1個多小時,嘉義阿里山鄉補助孕婦交通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嘉義縣幅員遼闊,許多鄒族原住民長居大阿里山區,山上醫療資源原本就有限,特別是當地孕產婦要就醫、產檢,平均要花上1個多小時車程下山看診,經嘉義縣衛生局爭取下,今年獲衛福部補助75萬7000元,除具原住民身份可申請就醫交通補助,只要是住在阿里山鄉的孕產婦,不限戶籍或是否有原住民身分都能提出申請,盼偏鄉孕產婦因此能安心產檢、生產。

嘉縣衛生局表示,「原住民族地區就醫交通費補助」上路超過10年,去年有474人次受惠,今年再爭取「原住民族地區孕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交通費補助」,把住在阿里山鄉的孕產婦納入補助對象,懷孕媽媽只要有看診單據等證明,就能申請產檢及生產的交通費,不侷限交通工具。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爲照護原住民鄉親健康,衛生局結合健保署IDS計劃,在阿里山鄉提供巡迴醫療服務,石棹醫療站及香林衛生室則提供24小時醫療服務。

衛生局醫政科說,由於石棹醫療站、香林衛生室主要提供西醫和緊急醫療照護,無法執行產檢或接生的醫療行爲,所以今年特別向衛福部爭取把孕產婦納入就醫交通費補助對象,呼籲符合資格者善加運用,不要忽略自己的權益及福利。

嘉義縣衛生局積極爭取「原住民就醫交通費補助」及「原住民族地區孕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交通費補助」,獲衛福部補助75萬7000元。(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縣長翁章樑表示,交通費補助對象爲阿里山鄉原住民身分、且居住地無適當醫療或長期照顧機構提供所需醫療或長照服務者,補助項目包括轉診就醫、重大/緊急/普通傷病就醫及入住住宿式長照機構,至於孕婦產前檢查及生產需求者不限原住民身分,符合相關規定均可於就醫後3個月內檢附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就醫收據、孕婦健康手冊及機構入住證明等文件,向阿里山鄉衛生所或衛生室提出申請,補助經費用完截止。

衛生局表示,依據「原住民醫療或社會福利資源使用交通費補助辦法」,民衆傷病就醫超過20公里、未達40公里每次補助600元;孕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超過5公里、未達20公里每次補助200元,超過20公里、未達40公里者每次補助600元;民衆傷病就醫或孕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超過40公里以上每次補助1000元。

另入住住宿式長照機構超過20公里、未達40公里每次補助800元,超過40公里以上每次補助1600元,就醫者每人每季最多申請3次,每年總計10次爲限,孕產婦則依據衛福部所規定之次數爲限,入住住宿式長照機構者每人每年申請2次爲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