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賣場竟販售異膚免疫抑制劑 食藥署:涉賣僞禁藥最重可關7年
▲蝦皮賣家上架免疫抑制劑,1盒賣4千元,食藥署表示已觸法。(圖/讀者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蝦皮網路賣場上驚見販售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抑制劑用藥,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4)日表示,相關產品並非我國覈准藥品,且目前除了經覈准的乙類成藥可於網路零售,其餘藥品都不得於網路販賣。已經要求平臺業者下架並交由衛生局處辦,該名賣家涉及違反《藥事法》,最重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發炎疾病,情況嚴重時會因爲幹癢搔抓導致破皮流血,中重度患者可能得使用生物製劑或者小分子標靶藥物治療,需經醫師處方使用,然而有業者竟在蝦皮賣場販售「異位性皮膚炎JAK抑制劑」相關藥品。
食藥署表示,經查網路賣場出現的二種產品,依據外包裝標示分別含有Upadacitinib及Ruxolitinib成分,且皆宣稱用於異位性皮膚炎,應以藥品列管,且查皆非屬我國覈准藥品,食藥署已責成網路平臺業者將相關販售資訊下架,後續將交查衛生局處辦。
臺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受訪表示,該違法販售藥物一種是口服,一種是塗抹,但未經醫師看診處方使用,一來是擔心患者本身不合適使用,需瞭解肝腎功能狀態等,可能會有副作用等風險;另若在網路隨意購買,也可能有買到僞藥風險。
食藥署指出,目前除經我國覈准之乙類成藥得由藥商、藥局、百貨店、雜貨店及餐旅服務商於網路零售外,其餘藥品均不得於網路販賣。依據《藥事法》,非藥商或藥局販售供應藥品,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明知爲僞藥或禁藥,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
食藥署也強調,會持續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提醒賣家切勿違法販售藥品、請電商平臺依食藥署提供關鍵字主動巡查、即時下架非法販售資訊等。也呼籲民衆,勿自網路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或宣稱療效的產品,如有用藥需求,應就醫或至藥局,循正當管道取得我國覈准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