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美元偏弱 外資:央行會出手調節匯率

經過5月初新臺幣匯率「大逃殺」,外資共識認爲,下半年美元一定偏弱,不過,各國央行恐怕不會放任本幣升值過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過5月初新臺幣匯率「大逃殺」,外資共識認爲,下半年美元一定偏弱,不過,各國央行恐怕不會放任本幣升值過快。摩根資產管理指出,儘管美元走勢偏空,爲避免出口競爭力受損,各國將持續出手調節本國貨幣強勢,我國央行也不例外。

新臺幣16日收在29.416元,貶值1.14角,根據央行統計,今年以來升值11.44%,主要貨幣中僅次於歐元。新臺幣依舊是全球強勢貨幣。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今年底啓動降息,未來美元進一步走弱的壓力升高。

摩根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分析,即使美國總統川普重啓關稅政策、與聯準會立場分歧,推升市場對美元的疑慮,但多數國家央行會選擇「有節制」的升值空間,透過匯市操作避免自家貨幣過快升值。他坦言:「美元走弱是中長期趨勢,但短期會因央行干預而放緩節奏。」

星展銀行也持相同看法,並強調美國財政赤字壓力與地緣政治風險,正削弱全球對美元資產的信心。歐元、日圓與部分亞洲貨幣因此受惠,但升值幅度同樣面臨本國央行的升值警戒線。

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理監事會強調,「匯率只有一種價格,無法滿足所有個別參與者或特定產業的期待。」然而,央行也明確表示,若有外資禿鷹炒匯,會立刻要求匯出。

匯銀人士表示,近日匯率波動已經趨緩,但不代表央行放鬆管控,出口商拋匯1000萬美元額度限制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