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塞上 “青”心助力閩寧協作
寧夏中衛有沙坡頭旅遊景區,福建廈門有沙坡尾沙灘港。正是因爲地理風貌和風土人情的差異,一場“有頭有尾”的閩寧文旅協作應運而生。提出並促成這一共建活動的是西行塞上的福建籍寧夏幹部鄭國勇。
今年40歲的鄭國勇與寧夏結緣始於2006年。當時就讀於福州大學陽光學院法律系的他,面臨本科畢業的就業選擇。學校公告欄出現了西部計劃志願者招募海報,校園廣播在播放《到西部去》的歌曲。那是鄭國勇第一次瞭解到西部計劃項目,“內心很受觸動”,他決定報名到西部基層鍛鍊自己。
福建省當年共派出60名西部計劃志願者到寧夏,鄭國勇是其中的5名法律援助專項志願者之一。在銀川市金鳳區司法局服務一個月後,爲充分發揮法學專長,他申請到更接地氣的金鳳區北京中路司法所服務。
這個司法所只有時任所長郭月俠和鄭國勇兩人。他和所長一起排查羣衆矛盾糾紛,入戶開展人民調解,爲轄區內的刑滿釋放人員開展安置幫教;結合禁毒日等時間節點,到轄區內的6個社區及學校等地開展普法宣傳;參與街道辦組織的義務植樹、徵兵工作等。
有居民發生糾紛,帶着委屈又心懷希望來到司法所求助,鄭國勇會耐心傾聽事情原委,分門別類提供法律諮詢。有居民決定依法訴訟,鄭國勇就幫他們免費代寫法律文書。
調處鄰里矛盾,也是鄭國勇的一項服務內容。發生矛盾初期,雙方往往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鄭國勇經常需要入戶走訪,與當事雙方分別見面調查情況。但有的人當時心裡憋着氣,言語態度不佳。他注意“一碗水要端平”,盡力促成雙方握手言和。
鄭國勇說,初到寧夏的兩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工作能力得到了鍛鍊。
2008年服務期滿後,鄭國勇考入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法院,承辦民事案件。一年多後,他參加競聘考試調入大武口區人民檢察院,擔任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對民事案件和“民告官”案件行使檢察權。
鄭國勇在檢察院的案件審查中發現,被執行人爲同一個人的系列執行案件存在執行不一的情況,於是向法院提出了糾正違法通知書,依法保障申請執行人的權益;發現部分行政機關存在未認真履行職責的情況,便向其提出督促起訴檢察建議書,督促追回了國有資產;針對一些訴訟案件,依法提請石嘴山市人民檢察院或建議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
2012年11月,他開始擔任團大武口區委書記,關注西部計劃志願者權益,爲這羣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成立團支部,還聯合金融機構推出“志願服務一卡通”。2016年4月,他轉任大武口區長城街道辦主任。2017年,他調到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福建辦事處(以下簡稱“辦事處”)從事閩寧協作外聯業務,現任綜合(業務)處副處長。
自1996年閩寧協作開展以來,在閩的寧夏企業、在寧的福建企業逐漸覆蓋農業、工業、餐飲服務業等領域,數量多、商務往來密切。到崗第一年,鄭國勇用5個月時間走訪調研兩類企業發展狀況和需求,在2018年3月推動成立福建省寧夏商會,爲兩地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凝聚力量。
他介紹,目前,在寧的閩籍企業有6000多家、閩商約有10萬人;以寧夏哈納斯集團等爲代表的1000多家民營企業,也陸續到福建謀求發展。
閩寧協作開展以來,兩地在農業領域協作基礎最深。鄭國勇每年會聯繫邀請福建菌草、水稻、蘋果樹、養殖方面的專家,到寧夏助力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他介紹,近兩年,閩寧協作領域繼續拓寬,寧夏加快實施“東數西算”樞紐工程,從福建陸續招引一些數字經濟企業,入駐位於閩寧鎮的閩寧產業園。
“閩寧協作外聯工作,能做的事情特別多,就看怎麼協調、能促成哪些事。”這8年,鄭國勇的工作包括:聯絡暢通閩寧兩地信息資源;爲閩寧協作聯席會議等活動的舉辦做好協調服務;爲閩寧協作及互訪交流提供保障;宣傳寧夏,推介寧夏好東西;爲招商引資和引才引智“牽線搭橋”;服務保障掛職幹部、勞務人員等。
在2021年舉辦的一次閩寧兩省區文旅部門交流中,鄭國勇促成的“有頭有尾”文旅“山海情”活動,從兩地文旅部門互贈銅駱駝和福船信物開始。
時任廈門市思明區文旅局產業科副科長吳志平介紹,2022年以來,廈門市思明區、湖裡區共同舉辦“百團萬人遊寧夏”活動,年均發出近60個老年團、親子團、商務團、小記者研學團,遊覽中衛市沙坡頭區及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西夏區的文旅景點。
吳志平說:“鄭國勇推動促成的這項活動,帶動了很多福建羣衆到寧夏實地感受閩寧協作20多年的成果,爲閩寧兩地羣衆的交往交流搭建了平臺。”
2023年以來,鄭國勇還依託“有頭有尾”文旅活動,聯繫金蛙美育(廈門)文化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在中衛市沙坡頭區舉辦“星星的故鄉·寧夏沙坡頭金蛙國際藝術節”。
該公司負責人金麗娟介紹,藝術節設置美術和音樂兩類美育活動,邀請廣州美術學院等高校教師到中衛市和西海固地區,帶着全國多地親子團成員和當地孩子們讀繪本、學繪畫,並將作品收集起來舉辦美術展,還有11所音樂院校的鋼琴教師到寧夏舉辦音樂論壇等活動。第一屆藝術節期間有8000人線下參加,第二屆的線下參加者超1萬人。
“推動惠及寧夏青少年的閩寧文化協作,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金麗娟說,藝術節創意的落地,主要是靠鄭國勇與寧夏相關部門推動協調才實現的。
鄭國勇是目前辦事處17名工作人員中,唯一一名福建籍。辦事處副主任賀春榮比鄭國勇早一年到此工作。他說:“鄭國勇能積極融入職場新環境,深度參與閩寧協作的聯絡協調和服務保障業務。”
鄭國勇介紹,在辦事處近年來的協調下,閩寧兩地企業在閩設立了寧夏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兩地目前有10組結對幫扶縣(市、區)。他準備今年甄選一批優質農特產品,助力“寧品出塞、閩品西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