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大規模「去美元化」 可作爲動武預警指標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的準備工作大致可分爲三大類:調兵遣將、滲透分化與「去美元化」。(圖/CFP)

●陳鴻達/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穩定中心主任、臺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的準備工作大致可分爲三大類:調兵遣將、滲透分化與「去美元化」。本文僅就「去美元化」這一部分進行分析,因爲從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俄羅斯開始調整其外匯儲備結構,正式入侵烏克蘭前夕,跨境金流的調動更是繁忙,以降低金融資產被凍結的衝擊,這對於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都是活生生的教訓。

因此其若進行系統性大規模的「去美元化」時,應該可視爲其對外動武的預警指標之一,以作爲軍事情報之外的參考。

俄羅斯的準備

2012年美國首次結合西方國家,將伊朗主要銀行排除在SWIFT服務體系之外,嚴重衝擊其經濟與民生。隨後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當時也有許多呼聲要求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的服務範圍之外。

雖然此提議最後不了了之,但也使得俄羅斯與中國決心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統,以降低對SWIFT的依賴。因此俄羅斯建立其「金融資訊傳輸系統」(System for Transfer of Financial Messages, SPFS),中國建立其「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IPS)。

由於俄羅斯出口大量的石油等天然資源,因此累積了六千多億美金的外匯儲備。爲了避免這些資產成爲西方國家制裁或凍結的標的,因此俄羅斯央行展開一連串「去美元化」行動,這八年間美元佔外匯存備的比重減少四分之三,但人民幣的比重從零提高到17%,黃金從8%提高到21%。

同時間俄羅斯對外貿易的訂價也開始去美元化,例如其出口到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以美元定價的比例從九成五降到一成,大部分改以歐元交易。

正式入侵烏克蘭前兩個月,俄羅斯開始大規模的調動海外金融資產。例如撤出原儲存在美國的金融資產340億美金,僅留下13%來不及撤出,同時從歐盟撤出400億歐元。

這些資金有的匯回俄羅斯,有的匯到與其友善的國家,有的匯到瑞士或開曼羣島等地。就在俄羅斯已經將軍隊部署在邊境的最後時刻,藉由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與奧地利銀行(Raiffeisen Bank International)的協助,匯了120億美金給俄羅斯的貿易公司TBSS。

▼2012年美國首次結合西方國家,將伊朗主要銀行排除在SWIFT服務體系之外,嚴重衝擊其經濟與民生,隨後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當時也有許多呼聲要求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的服務範圍之外。(圖/路透)

西方國家的制裁

雖然西方國家很快對俄羅斯進行金融制裁,但美國只凍結了五億美金的俄羅斯央行資產,因爲俄羅斯早就將其資產調離美國。西方國家在歐盟凍結了約三千三百億的俄羅斯央行外匯備(約佔半數),主要是俄羅斯存在比利時集保中心(Euroclear)的債券。因之前去美元化時,除了歐元資產外,其他資產很難有大量去化管道,此外相對於美元資產,俄羅斯覺得歐元資產相對安全一些,結果就是這一部分沒有逃掉。

俄烏戰爭期間,加密貨幣扮演重要角色,俄羅斯以出售原油與糧食所獲得的加密資產或美元穩定幣,再用於支付從各地進口的電子與機械產品,成爲支助普丁戰爭不可或缺的一環。

因此俄羅斯在2024年通過加密貨幣法案,嘗試建立以區塊鏈爲基礎的跨境支付系統,接着在今年推出RUBx的盧布穩定幣,並建立RT-Pay的支付平臺。這都將使得用SWIFT當作制裁工具的效用將遞減。

中國的去美元化

中國發展CIPS原本是擔心被掐脖子,但發展的結果是隻能與SWIFT合作,仍無法完全擺脫對SWIFT的依賴。因此中國又提出「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m-Bridge)計劃,企圖透過此平臺來進行各國央行數位貨幣的交易清算。

原本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有參與該計劃,但在2024年4月另行啓動Agorá專案,並於同年10月退出mBridge專案。雖然強調退出不是因爲計劃失敗或政治考量,但各界咸認爲其中不乏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考量。

此外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對外貿易儘量用人民幣定價。目前超過三成的進出貿易是以人民幣定價(2019年只有14%),其中出口部份更超過一半(2010年不到1%)。政府主管機關更要求銀行對外資放款時,儘量以人民幣計價。甚至過去美金的債權,要求對方以人民幣償還,以提高人民幣的使用。

中國外匯儲備

中國是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其3.2兆美元的資產的下落則是最高機密,雖然不對外公開,但我們可從以下原則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中國人民銀行會將其外匯儲備存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的系統性金融機構,這些銀行往往是進行跨境支付轉帳時的中介銀行,例如中國銀行、JPMorgan Chase、HSBC、Deutsche Bank 與Barclays等。

因爲中國進行跨境美元匯款時,必須透過中國銀行紐約分行與CHIP進行清算服務。進行歐元與英鎊交易時,需在倫敦進行交易。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持有大量的美國與德國公債,或是在IMF與世界銀行都有若干的儲備。

結語

近年來中國以「人民幣國際化之名」,積極防止被西方國家掐住金流,具體行動包括:貿易人民幣定價、CIPS與貨幣橋計劃等等,已有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一些挑戰限制。至於外匯儲備結構的調整或是資金的轉移,因爲動見觀瞻,目前應還未有行動,也是我們應密切注意的地方。

▼近年來中國以「人民幣國際化之名」,積極防止被西方國家掐住金流,具體行動包括:貿易人民幣定價、CIPS與貨幣橋計劃等等。(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