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調味料企業百利食品闖關北交所,提示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風險

西式調味料企業廣東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利食品”)加速衝刺上市。近日,該公司披露,擬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上市。實際上,這家公司剛剛於2025年5月6日登陸新三板,但同日就宣佈,計劃在北交所上市。

百利食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徐偉鴻、盧蓮福夫婦及其兒女在內的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超過八成,公司因此主動提示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儘管該公司近年來業績表現穩定,但仍面臨亨氏、味好美、丘比等國際品牌佔據主導的西式調味品市場競爭。此次如能成功闖關北交所,或將爲其增強資本實力、提升行業競爭力帶來關鍵助力。

從新三板轉戰北交所

近期,百利食品公告稱,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及其可行性的議案》,公司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54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含本數,不含超額配售選擇權),募集資金約11.64億元。

對於募資用途,百利食品稱,除扣除發行費用後,計劃用於全國總部項目建設(6.46億元)、亨氏食品智慧工廠項目(一期)(4.97億元)、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2215.74萬元)等。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圍繞公司所處行業、主營業務以及核心技術展開,該等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與公司現有經營規模、管理能力、技術水平和財務狀況等相匹配。項目的實施有助於提升公司製造體系的智能化,豐富及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進一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百利食品稱。

值得注意的是,百利食品2025年5月6日在新三板掛牌時,就宣佈擬申請北交所上市。同日,該公司與招商證券簽署《廣東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之輔導協議》,並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提交廣東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北交所上市的輔導備案材料。5月9日,廣東證監局向公司出具輔導備案登記確認書,公司自5月7日開始正式接受輔導。

創始人徐氏家族控股82.34%

資料顯示,百利食品成立於2012年11月,註冊資本1.78億元,註冊地址爲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法人爲徐偉鴻。公司專注於西式複合調味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百利食品的家族企業性質明顯。據百利食品2025年3月發佈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爲徐偉鴻、盧蓮福夫婦,徐偉鴻直接持有公司20%股份,盧蓮福直接持有45%的股份,二人通過其控制的東莞鴻福合計間接持有公司1.95%的股份,合計持有66.95%的股份,爲公司的控股股東。二人的一致行動人徐梓豪、徐栩莉、鴻福四號分別持有公司10%、5%、0.39%的股份。其中,徐梓豪、徐栩莉爲徐偉鴻和盧蓮福的兒子、女兒,鴻福四號合夥人分別爲盧蓮福兄弟的配偶、外甥和兄弟。上述各方合計持有公司82.34%的股份。

不僅如此,徐偉鴻家族成員深度參與公司運營,徐偉鴻爲公司董事長;盧蓮福任副董事長,此前任採購總監;徐梓豪擔任公司董事、高管;徐栩莉任總裁助理。

有業內人士此前告訴新京報記者,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雖然決策效率可能較高,但也可能導致中小股東在重大決策中話語權較弱,存在“一家獨大”帶來的公司治理風險。如果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監督和制衡,可能會影響到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西式複合調味品頭部尚未形成

從業績來看,2023-2024年,百利食品營業收入分別爲16.1億元、19.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7.4%、19.1%;淨利潤分別爲2.2億元、2.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1.7%、24.1%。爲獲得更好的經營表現,百利食品不斷擴大產能,7月14日,該公司披露,擬以全資子公司亨利食品有限公司在馬鞍山投資建設生產基地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12億元。

從市場來看,百利食品主要經營的西式調味料市場成長性尚可。觀研報告網發佈的《中國西式複合調味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5-2032年)》顯示,2023年,我國西式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達406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達48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6.3%。

“B(企業)端西式複合調味品需求主要來源於西餐市場,國內西式餐飲行業增長快速,2019-2024年CAGR(年複合增長率)達9%,高於我國餐飲整體CAGR(7.2%),帶動B端西式複合調味品需求持續增多。在C(消費)端,隨着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及飲食習慣西化,西式複合調味品在C端不斷滲透。”上述報告稱。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西式複合調味品市場的代表品牌包括寶立、亨氏、味好美、丘比等。其中,丘比、亨氏等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已在多家跨國餐飲企業中建立起成熟穩定的渠道體系,一些品牌在消費者端也積累了較高的品牌認知度,在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而本土企業像寶立食品、立高食品、倍樂食品等西式醬料企業也在市場中嶄露頭角,形成激烈的競爭市場。

行業觀點認爲,西式複合調味品市場較分散,頭部尚未形成,市場機會較多。儘管百利食品專注的西式調味品在中國市場的剛需屬性弱於傳統調味品,但其已在細分領域形成一定規模優勢。因此藉助新三板作爲跳板,進一步衝刺北交所上市,將有助於該公司在資金實力、品牌影響力和治理結構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從而增強與國際巨頭正面競爭的綜合實力。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