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太大了!中國首個出艙女宇航員談太空之旅:落地後路都走不了
2022年4月16日,東風着陸場的艙門緩緩開啓,醫護人員發現王亞平連擡起手臂的力氣都沒有。
這位在太空中穿着百斤重的艙外服連續作業六小時的女性,此刻面色慘白,需要兩位工作人員攙扶才能勉強站穩。
誰能料到,這位在中國航天史上創下多項紀錄的女航天員,背後竟承受着如此多不爲人知的付出...
倔強女孩的航天夢
1994年,山東煙臺一個普通的家庭中,初中畢業的王亞平正對着志願表陷入沉思。
父親將師範學校的招生簡章遞到她面前:“女孩子讀師範,畢業後當老師多安穩。”但她悄悄將志願改爲當地最好的高中,這個決定幾乎引發了一場家庭風波。
後來她坦言,當時她就不願自己的人生被侷限在三尺講臺。
1997年空軍招飛的消息傳來時,王亞平正備戰高考。
全校女生中唯有她報名參選,並一路通過層層篩選,最終進入長春飛行學院。
穿上軍裝那天,她在日記本上寫下:“天空如此遼闊,我想去探索。”
從初級教練機到運輸機,她用八年時間飛遍大半個中國。
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駕駛運輸機在暴雨中穿梭,將救災物資精準投送到災區,此時她的安全飛行時長已突破1000小時。而轉折點出現在2003年10月15日。
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升空的那天,王亞平正在停機坪檢查飛機。
當火箭衝破雲層的畫面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時,她猛然握緊了拳頭。
當天晚上,她打電話給家人:“我想當航天員。”這個想法在當時看來幾乎不切實際——中國尚未有女性航天員進入太空。
但王亞平沒有退縮,她堅信女性不比男性遜色,只要足夠優秀,她也能成爲航天員。
於是接下來的六年,她開啓了“自我加壓式”訓練,別人跑五公里,她加練到八公里;男性航天員做一百個俯臥撐,她咬牙堅持到一百二十個。
終於,在2009年國家首次選拔女航天員時,王亞平憑藉出色的體能測試成績成功入圍。
2010年她正式加入航天員大隊,然而等待她的,是更爲嚴苛的考驗。
六大類訓練項目擺在面前,總計至少需要六千個學時,平均每天在訓練館的時間超過八小時。
離心機訓練被稱爲“魔鬼課程”,艙體啓動時,巨大的離心力將人牢牢壓在座椅上,胸口彷彿壓着千斤重物,連呼吸都要拼盡全力。
每次訓練結束,王亞平的臉都會被壓得變形,眼淚不由自主地流出。
對於女性而言,臂力天生偏弱,操作艙內設備時,別人一次能搬動的器械,她得拆成兩次挪動。
爲了達標,她在宿舍牀頭綁了根彈力繩,一有空就練習臂力,甚至吃飯時也握着一個握力器,半年下來,手掌磨出的繭子厚得幾乎可以刮下一層皮。
儘管每天的訓練極其艱苦,但她從未想過放棄。
2012年,神九任務選拔中,王亞平一路過關斬將,原本以爲終於能實現航天夢,卻因微弱差距落選。
但她並未自怨自艾,而是更加刻苦訓練,最終在2013年神十任務選拔中成功入選。
在這次任務中,王亞平在太空中爲全國億萬中小學生授課,成爲中國首位太空教師。
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後只有她自己清楚,尤其是2021年,她接到了神舟十三號在軌駐留六個月的任務...
太空征程的極限挑戰
在這次太空生活中,王亞平所飲用的水有一半是再生水——即將尿液、汗液經過處理後的水。
剛開始喝時,她總覺得味道怪異,後來強迫自己一口喝下,如今她只是淡淡地說:“口感和普通水差不多。”
睡眠也成了一種挑戰,空間站的睡袋固定在艙壁上,她必須像裹糉子一樣把自己塞進去,稍一動彈就會漂浮起來。
最初的一個月,她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
女性特有的生理問題在太空中成了難題,空間站裡沒有專門的衛生設施。
王亞平只能提前準備好特製衛生巾,每次更換都要在狹小的睡艙內小心翼翼操作,生怕物品飄走。
好在六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順利返回地球。
返回艙穿越大氣層時,劇烈的震動讓王亞平牙齒緊咬。
直到艙體重重落地在草原上,她才恍惚意識到,自己終於回到了地球。
但當艙門打開,工作人員伸手想扶她時,她試圖動腿,卻發現雙腿軟得像失去了骨骼,根本無法支撐身體。
被擡上擔架的那一刻,她低頭看着自己的手,明明想握緊拳頭,手指卻不聽使喚,頭腦像塞滿了棉花,暈得厲害,視線模糊。
隨着檢查結果出爐,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183天的太空生活,使她的骨密度下降了10%,相當於老年人十年的骨質流失程度,心臟也因在太空中無需對抗重力,體積縮小了近五分之一。
因此,從太空返回的航天員,需要進行長達半年的康復訓練,而第一步訓練就是從最基本的行走開始。
2022年,王亞平榮獲二級航天功勳獎章,站在領獎臺上,她挺直脊背,臉上掛着熟悉的笑容。
但沒人知道,爲了這個挺拔的站姿,她在前一天對着鏡子練習了多少次。
面對鏡頭,她平靜地講述那些付出,但她表示這些代價是值得的,因爲每一次太空任務帶回的數據和經驗,都爲後來者鋪好了道路。
中國的登月計劃正在推進,2030年的目標需要更多人接力,她願意成爲那個鋪路人。
如今的她,依舊奮戰在航天事業一線。
有時會走進校園,爲孩子們講述太空的故事,眼神中閃爍着光芒。
有人問她是否還想再次飛向太空,她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指了指窗外的天空,那裡,承載着她和無數航天人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爲現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