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黑馬”陷泥潭,酒鬼酒急尋新出路
近期,酒鬼酒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這匹曾經的白酒“黑馬”業績再度失速。
對於業績下滑,酒鬼酒將原因歸結爲“行業深度調整、渠道保守回款”。其核心問題或在於高端產品內參系列的“啞火”。
從向着百億營收、深度全國化高速飛馳,到頻繁高層變動、收縮戰線,新管理層能否帶領酒鬼酒走出業績泥潭?
1
業績失速
近期,酒鬼酒預計2024年度營業收入14.23億元左右,較上年同期下降49.7%左右;歸母淨利潤將在1000萬元至1500萬元之間,與上一年度相比,降幅高達98.17%至97.26%。
體現主營業務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則在2024年預計實現500萬元到750萬元,下滑99.07%至98.61%。
對於淨利潤較大幅度下降,酒鬼酒表示2024年,白酒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週期,行業擠壓式競爭趨勢加劇,渠道合作伙伴經營行爲偏保守,客戶回款意願謹慎。
產品方面,由於內參甲辰版仍處於市場拓展階段,未形成銷量支撐,導致公司高端產品收入在收入結構中佔比下降。
與此同時,酒鬼酒也坦言在去庫存的同時,公司銷售費用率有所上升。這一點從2024年第三季度便出現端倪。
當期,酒鬼酒銷售費用爲4.76億元,由於收入下降,導致其銷售費用率升至39.37%。而在2019-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爲25.40%、23.22%、25.19%、25.28%和32.23%。
酒鬼酒當下的種種表現與幾年之前的高速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差別。
2021年,酒鬼酒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86.97%和81.75%,實現了自2016年以來的增幅之最。
2022年,儘管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長變緩,但仍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這一年也成爲了酒鬼酒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峰值,分別達到40.50億元和10.49億元。
直到進入2023年,公司的經營狀況急轉直下,營收和利潤均大幅下滑,分別下跌30.14%和47.77%。
時任公司總經理鄭軼曾坦言,酒鬼酒過去幾年的高增長,是依託酒鬼品牌自身的全國化經營,在結構繁榮高端化機遇下得到全國化快速佈局的成果。
2019年,酒鬼酒提出了重回酒第一陣營的口號,並提出“短期30億、中期50億、遠期100億”的銷售目標。
由此,酒鬼酒經銷商數量迅速擴張,從2020年到2022年,其累計新增經銷商達到1058個,2022年經銷商總數達到1576個。
激進的步子爲酒鬼酒如今的業績埋下了隱患,其2024年業績或在早前迅猛增長時便被透支。
“壓貨,其實是酒鬼酒業績狂飆的訣竅。”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這樣表示。他指出,酒鬼酒從2023年第一季度高增長戛然而止,其實就是透支市場、庫存及經銷商的結果。
2
戰略調整能否奏效?
酒鬼酒方面並非沒有察覺到自身的問題。
在2023年12月召開的經銷商大會上,酒鬼酒將竄貨、業績腰斬、股價下跌、壓貨炒作等詞語直接放在了大屏幕上,公開承認工作中存在的衆多問題。
對此,其在2023年10月10日起,向全國市場停止部分產品接單,以試圖實現穩價,提振經銷商的信心,以便於進一步去庫存。
隨後,酒鬼酒在對2024年工作計劃中提出了企業費用投入重心由渠道向終端轉移,將原本經銷商補貼體現在消費者掃碼、空盒換酒等方面,促進銷售等措施。
不過,在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中,酒鬼酒在應對措施中,再度提及將堅持深化BC聯動模式轉型,加大力度促進動銷和消費者開瓶,通過宴席和消費者掃碼等活動強化消費者購買意願和消費氛圍。
可見,經過一年的時間,酒鬼酒促進動銷方面仍需進一步努力。
而經銷商的信心也在逐漸低迷。2024年上半年,酒鬼酒經銷商比年初減少了473家,截至6月末爲1301家。
核心產品銷售不暢,高端產品價格倒掛困擾着酒鬼酒和經銷商的信心。
酒鬼酒官網產品中心顯示,其目前酒類產品主要有四大系列:內參系列、酒鬼系列、湘泉系列和洞藏系列。
事實上,2017年開始,我國白酒行業中高端市場開始擴容,期間酒鬼酒正是加碼了高端市場,業績纔開始出現爆發。從2019年開始,酒鬼酒開始重點發展紅壇酒鬼、內參等次高端、高端大單品。
但從酒鬼酒2024年上半年數據不難看到,四個系列中有三個均呈現營收同比下降的趨勢。其中,最高端的內參系列產品營收僅爲1.73億元,同比跌幅60.85%。
內參系列最初以1050元/瓶的出廠價進入市場,而據今日酒價2月11日數據,其市場批價爲750元,倒掛300元。
高端產品的價格倒掛侵蝕了酒鬼酒的毛利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毛利率爲71.81%,同比下滑8.98%。
這也導致酒鬼酒2024年三季度的合同負債僅爲2.07億元,同比下滑17.6%。
爲了扭轉困境,酒鬼酒也在積極調整自身戰略。
一方面,公司提出強化聚焦核心戰略大單品工作。
內參系列通過聚焦甲辰版內參,推進控盤分利模式,穩定內參產品價格,提升客戶經營利潤,激活客戶信心。酒鬼系列圍繞紅壇酒鬼,梳理、優化產品體系,形成定位清晰的產品組合。
另一方面則由深度全國化向深耕湖南省內、打造省外樣板市場收縮戰線。
2023年,酒鬼酒提出省內建糧倉省外樹樣板,截至2024年7月底,酒鬼酒首批15個樣板市場已全部落地;未來,酒鬼酒還計劃不斷提升省內覆蓋率,力爭達到湖南縣級市場100%覆蓋。
“2023年的酒鬼酒處於新舊發展的轉換期,發展方式從以前的‘擴張式’增長向‘精耕式’增長轉化;2024年的目標,是實現恢復性增長。”時任酒鬼酒總經理鄭軼說。
而從酒鬼酒2024年業績預告來看,其恢復性增長的願景還是落空了。
在最新的應對措施中,酒鬼酒進一步提出,確定聚焦湖南大本營市場及省外樣板市場建設的戰略方針,集中全國優勢營銷資源、人員,投入至湖南市場及省外樣板市場基礎工作中,開展精細化運作。
此外,公司還將發力新零售、餐飲消費、企業團購等業務渠道,挖掘增長新動能。
不過,這些措施能否幫助酒鬼酒恢復發展,仍需時間驗證。
3
頻繁的人事變動
酒鬼酒業績不振,或是公司出現頻繁的人事變動的原因之一。
自從2016年中糧全面接管以後,酒鬼酒換了三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副總經理人員更迭更是頻繁,2020年4月至今,已經換了4任。
從時間線來看,2024年2月,中糧酒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高峰接替王浩成爲酒鬼酒新任董事長。
同年6月,時任副總經理王哲辭職,其在酒鬼酒工作十餘年並分管銷售業務。12月,酒鬼酒公告,鄭軼辭去總經理職務,由程軍接棒,鄭軼仍擔任公司副董事長職務。
到了2025年1月16日,酒鬼酒又公告,決定聘任韓朝武、吳新真爲公司副總經理。
回顧王浩擔任酒鬼酒董事長時期,其帶領公司營收從11.87億元增長到40.50億元,但未能實現“邁向百億”和“深度全國化”的目標。
繼任者高峰自1996年4月加入中糧後,並無白酒領域從業經驗,但其2020年4月出任酒鬼酒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時,恰好也是酒鬼酒業績經歷高增長的時期。
高峰接棒董事長一職後,酒鬼酒的戰略重心便向湖南本土市場收回,這一動作也被業界視爲對王浩的管理進行糾偏和校正。
而在酒鬼酒乾了13年的營銷主將王哲,歷任酒鬼酒供銷有限公司冀北大區經理、冀南大區經理、北方營銷中心副總經理、京津冀大區銷售總監及酒鬼酒副總經理兼銷售管理中心總經理等。
自2020年開始,王哲全面負責酒鬼、內參、湘泉三大品牌的營銷工作。2020年至2022年,酒鬼酒的營收從18.3億元增長到40.5億元。
但2023年,酒鬼酒營收28.3億元,同比下降30.1%,淨利潤5.5億元,同比下降47.8%。2024年一季度業績進一步下滑,營收4.9億元,同比下降48.8%,淨利潤7338萬元,同比下降75.6%。
2024年6月王哲正式離任,引發了市場對於王哲離職與業績不振相關的質疑。
不過,對於王哲的離職,酒鬼酒曾在迴應媒體採訪時表示,其是個人原因向公司遞交了辭職函,其工作由彼時的總經理鄭軼暫代,公司會按照既定戰略推進銷售工作。
而如今接棒鄭軼總經理一職的程軍,早在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就出任酒鬼酒副總經理,並行使總經理職權。此次程軍再度迴歸,或也體現出酒鬼酒對於自身業績的無奈。
新任的兩名副總韓朝武、吳新真則均有中糧系任職背景,而隨着總經理以及2名副總經理的履新,能否扭轉酒鬼酒面臨的業績、核心產品價格倒掛等問題,仍有待觀察。
在業內看來,頻繁的高層更迭,不僅反映出公司內部對業績下滑的焦慮,也給戰略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帶來了巨大挑戰。新管理層能否帶領酒鬼酒走出業績泥潭,目前仍充滿不確定性。
本文源自:創業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