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氣流影響今天高峰期 專家:中南部嚴防豪大雨至下週二
原本位於巴士海峽的西南氣流強風軸,自昨晚起逐漸北擡到臺灣上空,臺中以南地區陸續出現了明顯的降雨現象。聯合報系資料照
原本位於巴士海峽的西南氣流強風軸,自昨晚起逐漸北擡到臺灣上空,臺中以南地區陸續出現了明顯的降雨現象,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降雨回波自海上移入後停滯在山區,或是直接在陸地上形成後同樣往山區移動,因此在降雨觀測圖上顯示中南部的山區都有顯著的累積降雨量。
他說,尤其是嘉義阿里山區以南到高屏山區一帶,自今天零時到上午11時爲止,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高雄茂林已經將近340毫米,屏東春日、高雄桃源也都將近330毫米,輕鬆就即將達到大豪雨的標準(24小時雨量大於350毫米),可看出西南氣流降雨的威力。
雨區的分佈以及時雨量的變化,吳聖宇說,也清楚顯示出,這種西南氣流降雨是山區大於平地,而且降雨持續性很好的特點。
依照目前的預報資料,今天仍是西南氣流降雨的高峰期,吳聖宇表示,臺中以南地區要嚴防豪雨發生的情況,尤其是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的山區,屬於西南氣流跟陸地山脈交角最明顯的區域,雨勢大而且累積時間長,累積的雨量應該會滿可觀的。
平地的降雨雖然相對較小,但吳聖宇表示,也會不定時有一陣一陣的顯著驟雨出現情況,下雨的時候瞬間降雨強度高,還是要特別小心。
再來就是花東一帶,吳聖宇表示,雖然是位於西南氣流的背風面,不過降雨回波發展夠高,仍會跨過中央山脈到達花東地區,雨勢小很多,但是陰雨的情況也會比較明顯,局部地方的雨量有機會較大,也要特別留意。
苗栗以北到宜蘭一帶受影響相對較小,吳聖宇表示,受到下沉增溫作用影響,天氣較晴朗,可能只有局部山區有些午後雷雨機會,另外就是溫度會滿高的,尤其是大臺北一帶預報高溫有來到35度,可說是天氣溫度南北兩樣情。
吳聖宇表示,明天到週六西南氣流強度稍減弱,但是臺灣仍位於大範圍低壓帶內,西南風仍強而且水氣仍多,因此預報上還是持續看到嘉義以南地區有明顯降雨的預測訊號。雨勢可能沒有像這兩天這麼大,但還是會有豪大雨出現的可能性。
他說,雲林以北到臺中、苗栗一帶也還是要注意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會。花東地區受過山雲層影響的情形會較爲緩和,不過降雨的機會仍然較爲偏高,山區靠近中央山脈棱線的區域降雨仍然會比較明顯。
苗栗以北到宜蘭一帶,則是要同樣要留意局部午後熱對流雷雨的現象,吳聖宇表示,環境風速減小後,午後雷雨有機會變得比較旺盛一些,應該也會有一些局部大雨或短時強降雨出現的可能性。北臺灣仍要注意下沉增溫的高溫現象,不過隨着環境風速較爲減小,高溫的效應預估也會降低一點。
吳聖宇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從週日起至下週二之間,隨着太平洋高壓西伸增強,季風低壓槽往西收縮,但是有可能在南海北部、華南沿岸以及臺灣以東海域產生新的低壓環流,讓臺灣附近的西南風風速再度增強。
他說,根據預報資料,週日開始到下週二降雨有再度增強、降雨區域範圍也再度擴大的可能性,後續的預報變化務必要多加註意,尤其是直接迎風面的中南部地區,可能需要持續警戒到至少下週二左右。
下週三起高壓範圍西伸到臺灣附近,吳聖宇表示,季風低壓槽明顯減弱消失,臺灣的天氣纔會恢復夏季型午後山區局部雷雨的天氣型態,溫度也會升高回到夏季該有的炎熱狀態,然後這種降雨較少、溫度偏高的穩定天氣應該可以持續到8月中旬,再有新一輪的颱風活躍期可能要等到8月中以後了,還需要再持續觀察注意。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